河南日报讯:近日,郑州市多部门联合,开展史上最严厉的交通秩序大整治,重点整治非机动车和行人以及机(电)动三轮车、渣土车、水泥罐车等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
8月1日早高峰,在郑州市花园路与农业路交叉路口,记者看到,该路口车流量虽然很大,但秩序井然,非机动车和行人都能遵章出行,基本上看不到闯红灯等不文明交通行为。
“经过半个多月的集中整治,郑州城区部分道路的交通乱象得到改善,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郑州市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是《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后带来的变化。7月1日起,《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条例》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将郑州当前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广大市民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从维护公共秩序、保护环境、文明生活、文明出行、文明旅游等方面,对不文明行为,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交通违章、污染环境、奢侈浪费等作为重点内容在法规中加以规范。同时,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明确的不文明行为,规定严管重罚措施,在不同上位法抵触的前提下顶格处罚。
郑州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是我省第一部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专门性地方法规,《条例》的实施为郑州市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意味着郑州市精神文明建设进入法治新阶段,由过去单纯依靠教育倡导的“软引导”,向兼具依法治理的“硬约束”转变。
近期,郑州市相关部门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治理,不文明养犬、随地吐痰、便溺等陋习治理,公共场所禁烟执法,文明排队乘车治理等四项集中治理行动,收到了明显成效。
郑州市交警支队在城区交通综合治理行动中,共查处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22万余起,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423起,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16万余起,设立6个交通秩序严管示范区域、8条交通秩序严管示范路、24个交通秩序严管示范路口。郑州市交运委组织7700名志愿者,分别到长途汽车站、公交站点、地铁站点,进行文明行为宣传,引导市民排队乘车;郑州市爱卫办在商场、影剧院、医院、车站等重点禁烟场所开展吸烟劝阻活动,共劝阻吸烟15762起次;郑州市城管局组织人员劝阻随地吐痰、便溺、随地乱扔废弃物、不文明养犬等不文明行为2000余起。
郑州市文明办印发《条例》文本100万册,利用不同载体广泛开展公共文明基本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争做文明郑州人”的文明风尚已初步形成。
文明程度的提升,不仅为市民生活带来了便利,也提升了郑州的城市形象。高德地图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郑州市在2016年全国拥堵城市排名第13位,2018年第二季度后移至第54位。
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郑州市“社区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在全国推广,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不断形成。在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排名榜上,郑州市位居2017年度十大正能量城市榜首。近年来,郑州市先后涌现出道德模范148人、感动中国人物9人、中国好人79人、河南好人23人、文明市民2040人,“郑州好人”现象已经演变成“好人效应”,“大爱之城”成为郑州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本报记者 李凤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