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能化高端产品和装备,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占领行业制高点的不二选择。
大河报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趋势。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打造智能化高端产品和装备,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占领行业制高点的不二选择。作为制造业大省的河南,在智能制造方面有哪些优秀的企业?河南出台哪些政策支持智能制造发展呢?
智能制造使企业产能提升了近两倍
有着“共和国长子”之称的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重工”)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最近几年,中信重工启动的“离散型智能制造”试点,形成了传统离散型机械加工产品生产的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柔性可重构智能总装生产线解决方案。
尤其是,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制造智能化工厂”项目全面推广后,设计、工艺节省40%以上的生产服务时间,机床利用率提高15%以上,生产效率提高30%,降低产品偏离率30%。
中信重工相关负责人说,智能产品和智能化服务已成为公司“十三五”的主攻方向。
除了中信重工,位于焦作的中原内配集团通过机器人应用、生产线自动化等形式,员工人数由最多时的6300人降低到现在的4300人,产能提升了近两倍。
而海尔郑州空调互联工厂的智能制造系统,与传统工厂相比,单线产能提升60%,用人减少50%,交付周期缩短50%;定制产品由50多种提升到500多种,较好地满足了用户个性化、碎片化需求。
此外,中国一拖、森源电气、宇通客车等大型企业通过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效率及产品层次都得到大幅提升。
河南省建立省市县三级智能化改造项目库
为了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从关键设备、生产线、车间、工厂、平台、园区等层面开展试点示范。同时,省工信委还联合省财政厅印发《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明确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要素条件,并将智能化示范生产线纳入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内容,同步申报、同步认定。
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方面,河南省实施机器人“十百千”示范应用倍增工程,分两批认定示范项目93个,示范应用工业机器人1091台、数控机床3066台。
为了推进智能制造工作,河南省工信委建立省市县三级智能化改造项目库,指导各地对项目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按照投资额县级小于500万、市级500万~3000万、省级大于3000万分级入库,目前已完成项目库第一批项目入库工作,其中,省级层面入库项目414个、总投资837.1亿元,2018年计划投资321.9亿元、已完成投资189.4亿元。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了解到,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筛选22家产业集聚区作为第一批智能化示范园区创建备选对象,组织与航天云网、树根互联、紫光云数、华为、阿里云、SAP等知名企业开展对接合作,目前正在进行智能化示范园区建设方案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
将打造100个智能制造标杆项目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朱鸣表示,我省智能制造总体上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对转型发展攻坚的整体带动效应还不突出,在认识水平、支撑能力、推进力度、发展成效上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
为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河南企业转型升级,河南省出台了大量资金扶持政策。例如,统筹省级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建设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的重点企业,按其智能化改造项目软硬件投资的8%予以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百项“机器换人”示范项目,按照整机购置或租赁费给予不高于15%的补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还联合省财政厅印发2019年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安排专项资金4.1亿元,对智能化改造、技术改造、绿色改造、工业强基等领域重点项目给予支持。
今年4月26日,河南省政府下发《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该计划要求把发展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到2020年,全省“两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智能转型走在全国前列,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构建智能制造成为主流、工业互联网广泛覆盖的制造业发展格局,努力实现“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转变。
到2020年,全省将推广应用3万台工业机器人,建设1000条智能生产线、300个智能车间、150个智能工厂;打造100个智能制造标杆项目,示范项目生产效率提高20%,运营成本降低20%。
在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上,对纳入省重点培育名单的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次性奖补2000万元,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次性奖补1000万元。(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凌岩 文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