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收信快乐》剧照
小朋友们参加“儿童戏剧美育”活动
从上世纪初至今,中国话剧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黑奴吁天录》《雷雨》《上海屋檐下》《茶馆》《关汉卿》《暗恋桃花源》乃至《恋爱的犀牛》《宝岛一村》《夏洛特烦恼》……一代代话剧人奉献出的优秀作品,成为无数人的经典记忆。而在中原大地上,《迷失的雏鹰》《宣和画院》《红旗渠》《焦裕禄》《老街》等一系列话剧作品,也在温暖着观众的心灵,传播着优秀文化,讴歌着时代精神。
在话剧艺术的大家庭里,小剧场话剧也在悄然成长。从戏剧先锋的试验田到成为话剧艺术重要的表达方式,小剧场话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在很多熟悉这种艺术形式的人看来,小剧场话剧的质量和规模,关乎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近日,记者走访省内小剧场话剧的一些主创人员和观众,听他们畅谈感受,吐露心声,感受这片土地的文化脉动。
本土的,文化的
“高高兴兴上学去,还去不去了?!”9月1日下午,郑州市俭学街上一幢大厦的6楼,六七十平方米的场地上,青年演员宋小春和王梦瑶正在彩排小剧场话剧《碧沙岗往事》。场下指导不时喊停,与他们探讨表演细节。清晰洪亮、富有激情的念白声,飘荡在房间里的角角落落。
《碧沙岗往事》是“开心简史”团队推出的“郑州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是取材于“郑漂”奋斗史的本土小剧场话剧《关虎屯的艳俗生活》,自去年上演以来口碑不错,截至目前已经商演34场,上座率也不低。这样的成绩放在省内民间话剧市场中来看,可谓亮眼。同样取材于本地人日常生活的《碧沙岗往事》,算是《关虎屯的艳俗生活》的续作。
顾名思义,相较于大型话剧,小剧场话剧的特点是舞台空间小,演员与观众距离更近。除了本土原创话剧比较少见之外,让不少观众感到新鲜的是,时长两个小时、分为12幕的《关虎屯的艳俗生活》从头到尾只有一个演员。对主演宋小春来说,这无疑是个艰巨的任务。“最难的不在于一个人背下来几万字的台词,而在于让那么多观众盯着同一张面孔看两个小时不跑神、不枯燥甚至一直充满好奇,这就需要使出浑身解数,用专业技巧撑满每一个瞬间。对我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挑战。我能做的,只有在持续摸索中向着完美一步步努力。”宋小春介绍。
谈到“本土话剧”的概念,宋小春认为,“本土”和“主流”其实不应该分开聊,虽说是讲述家乡故事、带有地方特色,但多数本土话剧的呈现形式会采用最新、最主流的方式来制作,对表演和技术的要求与主流话剧并无二致。“如果一部话剧到外地参演不受欢迎,是不能拿‘本土话剧’当借口的。好的话剧在哪里都会受欢迎,小剧场话剧也应该在主流话剧界有一席之地。”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剧场就像是一所开放的艺术大学。看一座城市的文艺氛围强不强,就看它的剧场有多少。”这两部剧的导演和编剧刘保利介绍,在欧洲一些国家,平均每两万人就有一个剧场,而且天天上演,很多年轻人愿意花几十欧元去看戏,对很多当地人来说,“电影是快餐,而话剧才是正儿八经的一顿饭。”
从2007年开始在河南做话剧《奔驰!奔驰!》至今,刘保利一直在做“比较纯粹”的戏剧。在他看来,虽然目前河南的话剧观众群体并不庞大,但本土话剧仍然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这需要更多的创作团队互相合作和竞争,形成良好的行业生态。《关虎屯的艳俗生活》某场演出之后,一位观众表示,之前第一次走进剧场看到的作品让他很不满意,甚至发誓这辈子不再看话剧,但看了《关虎屯的艳俗生活》之后,又重新燃起了看话剧的兴趣。这件事,让刘保利印象深刻。
“河南的老百姓不会买票看戏的说法,无疑是错误的。做话剧就像做餐馆,菜做得不好,总不能埋怨顾客不想掏钱。”刘保利说。
年轻的,蓬勃的
1907年,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中国留日学生组成的“春柳社”在日本演出《黑奴吁天录》,被认为是中国话剧史的开端。一百多年来,无论是作为主创还是观众,年轻的学生群体也一直都是中国话剧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校园剧团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我国大概有200多个大学剧团。我省高校自然也不缺少自己的话剧社团。
9月2日,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东校区,记者见到了该校春雷话剧社的社长王雨哲。成立于1999年的春雷话剧社,在学校100多个社团中规模最大,目前持证社员近千人。王雨哲介绍,从当年演出《雷雨》开始到后来的《如果·爱》《收信快乐》等等,话剧社基本上每个学期都会推出一部话剧甚至歌舞剧。
“我们的导演一般是从之前的演员中挑选,有时也会邀请省话剧院的老师过来辅导。”王雨哲介绍,“剧本以改编文学或电影作品居多。”上学期推出的《风声》,剧本就是从电影版中提炼出来的。为此,担任导演的韩子威不知把电影看了多少遍。从面向全校海选演员到每天排练沟通再到一两个月后上演,话剧社相关人员不可谓不辛苦。效果也是明显的:上演之前,几百张门票一个小时就在网上被一抢而空,演出之后也受到很多好评。
原本性格有点儿内向的大三学生张晓辉,也通过参演《风声》而开朗了不少,并因此结识了不少朋友。对他来说,站在舞台上展示自己所带来的自豪感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参演这样一部红色题材作品,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当年那些民族英雄奋勇抗日的精神力量,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张晓辉说。
虽然大多数学生剧团还难以与专业剧团相提并论,但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无疑可以看到蓬勃的力量。正如一位大学生曾写的那样:“拒绝放弃拥有梦和理想的权利……以自己的方式,以最为原始、最为质朴的语言,以令人敬佩的勇气,表达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在这群人身上,你可以看到一种强大的、活泼的生命力。这大概就是戏剧的真谛。”
发展的,未来的
小剧场是具有高度变通能力的、兼容并蓄的开放空间,这也让观众走上舞台亲身体验有了更大的可能。比如,郑州的异彩魔方话剧团队每周举办“戏剧体验日”,吸引人们在专业导演和演员的指导下,零距离体验戏剧表演的魅力。
而郑州仟勋话剧正在推出的“儿童戏剧美育”,也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参与进去。仟勋话剧创始人闫玉静介绍,参与这种“教育戏剧”的孩子不会领到任何剧本,也不需要表演技巧,却可以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即兴表演、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等方式释放出本真的天性,讲出自己内心的故事。“这种方式不将技巧性的东西作为重点,而首先考虑人格教育,激发孩子们对自身和身边事物的认知。”闫玉静说。
在闫玉静看来,要想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小剧场,除了要保证作品本身的质量,培养观众看话剧的习惯也很重要。从2015年与青年作家寇洵合作推出改编话剧《开放夫妻》开始,仟勋话剧陆续推出了《第二性》《喜剧是这样炼成的》等7部作品。除了在固定的剧场进行商业演出、定期举办剧本朗读会和戏剧沙龙,他们还走进高校组织了十余场公益演出,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真切感受到了话剧的巨大魅力。
对此,经常欣赏话剧的“老观众”章金辉表示认可:“一批批优秀作品带动和加速了艺术本土化的时代节奏,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文化大餐和精神享受。感谢为此付出辛勤努力的人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本土话剧团队形成品牌和特色,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自信。”
不过,记者也进一步了解到,目前,河南的小剧场话剧发展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北京等地对小剧场话剧进行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陆续开展“场租补贴”等举措,对我们来说或有借鉴意义。
“开心简史”团队的运营负责人杨晓瑜表示,目前,相比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河南小剧场话剧的创作团队还很少,诸多演出项目也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会越来越多样化,艺术形式也将越来越多元化,因此本土小剧场话剧的上升空间也很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相信总有一天,看话剧会像看电影一样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习惯。”杨晓瑜说。
“你是不同的、惟一的、柔软的、干净的、天空一样的。你是我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带着阳光味道的衬衫,日复一日的梦想。你是纯洁的,天真的,玻璃一样的。你是纯洁的,天真的,什么也污染不了。你是纯洁的,天真的,什么也改变不了。阳光穿过你,却改变了自己的方向。”
这是话剧《恋爱的犀牛》一首插曲中的歌词,纯净、动人而富有诗意。它曾深深地打动很多人,但又让他们说不出什么具体的理由。
如果你也想觅到这样迷人的诗意,不妨也在闲暇时走进话剧的世界。或许,你的人生将更加丰盈,你的城市也会因此而更加趣味盎然。(记者 赵大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