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节,不少农作物已经收割,农场里只有葡萄园还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模样。冯卫峰的关注点也在这里。
冯卫峰在农场查看葡萄长势情况
冯卫峰在和农场工人们一起包装葡萄
大河报讯:“自古以来,土地、黄金、古董这三样东西因为稀缺,都是可以保值增值的,我相信土地的价值。”
说这话的,是冯卫峰,一名出生于济源市五龙口镇任寨村的“80后”。2013年6月,户籍一直在农村老家的他义无反顾,辞掉上市公司高管职位,毅然返乡承包了2053亩农田,创办了济源市首家家庭农场,做了一名地地道道的新农民,抑或是“新地主”。
5年来,在奔向“新型农民之梦”的道路上,既有科学、高效、规模化种植带来的可观回报,也有艰难、挫折,乃至失败的风险。
让我们走近冯卫峰,了解他敢为人先的背后,所为、所思、所悟。
决意返乡:“家乡越来越凋敝,我真的不想看到”
9月17日上午,济源市五龙口镇任寨村下着小雨,路旁刚刚收获的庄稼地被打湿成深色,让设在路上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蓝色标牌更为醒目。
村子西侧,护网圈起的一大片葡萄园硕果累累,泛着果香。园子里的品尝区,几位村民坐在桌边,正将采摘的“阳光玫瑰”葡萄打包装箱。数十箱已经封箱完毕的葡萄,即将装车通过电商物流发给客户。
“你看看,这葡萄园总共100亩,有五六个品种,都陆续成熟了。”身着深色衬衫的冯卫峰,走在园间小道,笑容满面,“一两个月之前,葡萄还没成熟,有好几家外省的批发商就在订货。只要品种好,根本不愁卖。”
他说,这片葡萄园子只是他农场的一小部分,“你进村路上,只要看到的地,都是我们农场承包的,一共2053亩,是村里的全部庄稼地。”
“估计你也注意到了,这些地里水渠、水井、田间地头道路,建得都很齐整,以前可不是这样。”冯卫峰说,在他2013年成立济源市丰园家庭农场之前,虽然这些土地平整,是济源少见的良田,但没人种、种不好的问题十分普遍,加上村里年轻人普遍外出,任寨村与很多农村一样,逐渐空心化。
“家乡真是越来越凋敝,我在郑州工作,实在不忍心看下去。一直寻思,能否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做出大文章呢?”他说,2013年,村里土地流转承包之时,户籍一直在农村老家的他从工作了多年的上市公司高管岗位上辞职,决意返乡创业,并从几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拿下了村里土地承包权。
当时,出生于1981年的冯卫峰,才32岁。这种魄力和大手笔,让他的家人和乡邻都为之诧异。5年打拼:经历挫折,承包2年后就扭亏为盈
冯卫峰清楚地记得,这是济源市首家家庭农场,营业执照是工商局长亲自送上门的,但这种“光彩”背后,更多的是困难和考验。
他回忆,刚开始承包时,可以说是困难重重:没有任何种植经验、没有田间管理经验、资金缺少等许多现实而尖锐的问题。
“首先是资金问题,承包土地时已经是8月份,我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准备,筹备资金交承包费,还要考察种植项目。将近200万的承包费和保证金像一座山一样压着我。能想到的朋友,能借到的亲戚都拜访了。这期间,曾厚颜无耻,曾感动落泪,有的好兄弟慷慨相助,也有的朋友把我拒之门外,感慨良多。”他说。
暂时解决资金问题之后,冯卫峰说,他依靠多年的团队管理经验,在村里挑出有种植经验的长辈组成团队,和他一起管理,有主管、有技术员、有会计、有采购员等,分工明确,分头行动,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即便如此,第一年承包结束,财务一算账,作为农场主的冯卫峰还是出了一身冷汗。由于管理粗放,不计成本,2053亩地,亏损了近100万元。这对于初创农场的冯卫峰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我坚信‘人在做、天在看,船到桥头自然直’,这份信念在我每次几近走投无路时,能够宽慰自己,开导自己,给我力量。”他说。
当然,冯卫峰也表示,在前期发展的艰难时期,济源市农业局等相关部门也给予了他很多帮助,比如为农场开通绿色通道,帮助贷款,把农场规划为2014年“农业特色园区”,并且国家旱涝保收粮田建设项目也开始启动,为农场打井、修渠、修路、架电,“领导们也多次来这里考察,指导工作,让我一直很感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在摸爬滚打2年之后,济源市丰园家庭农场扭亏为盈,“主要是因为农场2000亩农作物产量和收益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更坚定了我依靠科技、规模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未来设想:“尽我所能,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依靠良种种植、套种、多元化利用等科技手段,依靠规模化,是丰园农场走上发展快车道的重要原因。目前,农场内的不少农作物均是与农科所、种子公司等单位合作,合作单位统一提供种子、统一收购农作物,既解决了销路问题,又提升了经济效益。
“这在以往一家一户种植的时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因为种子的生产必须要求纯度,种植面积一定要达到才行。”他说。
也正是由于重视科技,以及借助了最先进的各种农业播种、灌溉、喷雾、晾晒、收割、烘干、仓储等方面的机械设备,2000多亩的丰园家庭农场,仅有固定员工15人,其中管理人员2名,技术人员12人,财务人员1人,临时工人最高峰也不过40人。
有了农场,村里的不少闲散劳动力不仅收到了高于之前的低阻,而且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同时,丰园家庭农场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村里整体经济发展,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因为成绩显著,冯卫峰被选为五龙口镇人大代表,而且连续两年被济源市评为“农业先进生产个人”,今年又被评为“济源市第四批新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而农场,更是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示范性家庭农场”“济源市农业特色园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先进企业”等称号。
冯卫峰说,农场种植的小麦、玉米、大豆、葡萄、冬瓜等良种农作物,现在每年可实现营收800万元左右,实现盈利150万左右,步入稳定发展轨道。
“回想农场创业这个过程,想说的话真是太多太多,曾经激情豪迈,曾经迷惘无助,曾经信心满满,曾经失落流泪。”冯卫峰说,农村海阔天空,是他施展才能的舞台,但他还没有成功,还需更加努力,来发展他的农场。
“我希望有一天,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能和乡亲们一起富裕,一起实现财务自由,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有活力,有前途。”他说。(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岩 文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