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工程管具公司使用编程机器人辅助工作。本报资料图片
智能化机械手搬运货物快捷高效。尹江勇摄
华为工程师认真讲解工业互联网。尹江勇摄
美团无人送货车向我们展示外卖行业的未来。尹江勇摄
当前,智能化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9月17日至19日,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将精彩纷呈的前沿技术展示在人们面前。此前,记者还参加了在重庆举行的2018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
“智能化已经成为继机械化、电气化与自动化之后最为重要的技术特征,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主要趋向。”从一场场智能化产业盛宴中不断传来这样的声音。面对当前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河南的企业是否已经做好准备?能否牢牢抓住机遇?
面对智能化浪潮,河南企业准备好了吗?
8月下旬记者在参加重庆智博会报道时,曾有过两次遗憾。一是在这场国内顶级的智能化产业大检阅中,未能找到河南企业的身影。
第二次遗憾来自一场成果发布会,以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为主联合发布了全球首款商品级超宽带可见光通信专用芯片组,这标志着我国可见光通信产业跨越了大规模产业化和开拓高端市场进程中最难迈过的技术门槛。记者曾长期关注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在为信大欣喜的同时,却遗憾地发现,该芯片组的研发制造合作方,并不是河南企业,而是来自广东省东莞市、天津市和重庆市的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
这些遗憾不禁让人思考:河南的企业,是否认识并把握到了智能化产业发展的脉络?面对前沿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河南企业能否在产业化过程中凸显自己的存在,成为更直接的受益者?
智博会上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大数据发展指数报告》和《中国智能化发展指数报告》指出:全国各省市大数据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中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在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总指数中的占比为18%。其中,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河南的大数据和智能化发展指数均处于中流,大致分布于10~15位的区域。
面对各省份在智能化浪潮中的激烈竞争,河南能否突显优势,弥补短板,尽早脱颖而出,挺立潮头?
智能化浪潮如何对接河南优势?
其实,在大数据智能化领域,我省建设步伐一直在不断加快。
特别是在龙头企业引进方面,对我省大数据乃至信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去年,郑州市引进新华三集团,专注于大数据平台和数据服务,成立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营业收入就已经超过2亿元,贡献了3700多万元的税收。
浪潮集团在我省成立了云海信息全资子公司,并依托该公司成立了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中心,专门从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核心技术装备和软件系统的研发,目前该公司已累计申请专利5300多项,成为全国同行业内的翘楚。
在应用领域方面,我省装备制造、生物育种等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也对超算中心有着迫切的应用需求,仅在精准医疗、智慧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就有近200P需求,积极争取建设国家超算中心已纳入我省重要工作日程。
有基础,有需求,我省智能化产业急需的是与我省优势产业的加速融合,尤其是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因为,在区域竞争中,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中高端产业的发展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省份、一个地区的未来上升空间。
在智博会现场,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展位规模最大、声势最大,与会互联网大咖、领军企业负责人对先进制造业智能化的兴趣最浓、发声最多。
“经过200年的发展,单纯依靠机器提升人类社会生产效率的方式已经遇到了瓶颈。”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表示,未来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必须要给机器赋予新的引擎,给机器以智能。
“这次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变化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感慨道。他认为,中国制造业必须真正走向智能化,必须要利用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去实现按需定制,这是中国制造业改变的关键一步。
河南有较强的装备制造业基础,但要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产业升级,就有必要在大数据智能化领域投入更大的关注,借助前沿技术革命的推动,促使更多的装备制造企业“脱胎换骨”,培育更多的先进制造企业“茁壮成长”。
河南有基础有机遇更需努力向前
区域竞争的焦点往往集中在省会城市。在这方面,合肥为中西部省会城市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虽然在地理位置、人口、经济体量等方面并不优越,但是由于对先进制造业高度重视,让合肥成为过去十几年全国GDP排名提升最快的城市,由2010年的全国第38名猛升至2017年的全国第25名。
经过自创区、自贸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国家战略加持的郑州,同样有理由在这条路上取得更大的成绩。“一带一路”交通物流、电子商务、装备制造业……都可插上大数据的翅膀、升级智能化的引擎。
在中国大数据和智能化发展指数报告中,一些闪光点令人鼓舞:“河南、北京在大数据人才培养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受东部纵深发展带动,中部的河南、湖北、湖南依托区位优势和自身智能化发展基础,正逐步成为全国智能化发展的新生中坚力量。”
不久前公布的《大数据人才报告》显示,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人员薪资平均固定年薪达38万,高出互联网普通技术人员134%,目前全国的大数据人才仅46万,未来3-5年内大数据人才的缺口将高达150万。
河南的人才资源,可否真正转化为大数据人才方面的优势?转化为我省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转化为成千上万中小企业加速发展的新动力?
根据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过千家,位居世界第二。我省企业的发展,可否进一步加快与大数据智能化的融合?可否尽快增加河南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早日培育出本省的智能化企业著名品牌?
这一连串的问题和期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作出解答。
大数据智能化的浪潮已经汹涌而来,第一波浪头和第二波之间,还未形成无法追赶的距离,面对这一片机遇无限的蓝海,河南更需奋起直追,努力向前。(本报记者 尹江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