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市新安县:从“金碗讨饭”到“绿色崛起”

2018-10-31 11:55:35  来源:河南日报  责编:赵滢溪

【要闻-文字列表】【河南在线-文字列表】【移动端-文字列表】河南新安县:从“金碗讨饭”到“绿色崛起”

  现代化的新安县城,图为体育公园一角 新安县委宣传部提供

  重阳节当天,伴随着欢庆的锣鼓,一座凝聚着新安群众美好心愿的“江庄村纪念碑”,在新安县枕头山公园门口落成。发出倡议并组织实施的是四位老人,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77岁。他们有感于村子翻天覆地的变化,倡议为村子竖起一块纪念碑,立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相关委局的大力支持。

  江庄村曾是新安县城区一个拥有3000多人口的城郊村,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新安新城区的开发,江庄村逐渐被新城区覆盖,2012年,划分为江庄、紫霞、绿苑、西苑四个社区,成为县城行政、商业、教育聚集的繁华区域,居民达到6万多人。

  江庄村的巨变是整个新安变化的缩影。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新安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忘初心、埋头苦干,让新安实现了从“金碗讨饭”到“绿色崛起”的“嬗变”。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4年首次入围河南省“十强县”,至2012年共入围8次,2013、2015、2016年度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评先进县,在2017年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评综合排序中位居第三,被誉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最大、最具活力的县市之一。

  1

  窘迫:端着“金碗”讨饭吃

  新安置县于秦时,取新治安宁之意,总面积1160平方公里,11个镇,2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人口53万,境内“山高岭多河谷碎,七岭两山一分川”,人均耕地少,十年九旱。

  历史上的新安为东出洛阳、西进长安的必经之地,饱受战乱之苦。唐代“诗圣”杜甫曾在新安写下《新安吏》,“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成为新安灾难深重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以后,尽管勤劳、顽强的新安人民凭着改天换地的炽热情怀在这片土地耕耘、播种,但由于历史、自然的原因,经济发展缓慢,农业严重滞后。

  至今,在该县北冶镇岭后村群众的脑海中,还清晰地留着1991年那场干旱的记忆。那一年,整个豫西地区遭受到严重的旱灾,带给新安的不仅是庄稼绝收,连群众生活饮水也陷入危机。岭后村的群众日夜排队在沟边的一眼泉边等水;半天才能等一担的浊水,还要按斤秤来分。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长春到村里视察,见此情景,不由潸然泪下,回省后,把该村的吃水安排为省“一号工程”,拨款在村中打了一眼井。凭着井水,才让岭后村的群众渡过了旱灾。

  其实,岭后村的窘迫只是新安艰难生活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之初,新安人均收入低于300元的乡镇就达7个,135个村属于贫困村,近20万人处在贫困线以下,用电难、吃水难、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一个个难关,如同一座座大山,横亘在新安人的面前。

  ——用电难:20多个行政村,由于不通电,夜晚被黑暗笼罩,通上电的行政村,因线路老化,每度电得1元多。

  ——吃水难:全县247个行政村不同程度缺水,逃水荒的群众多达27000多人,为了水,村民吃尽了苦头……

  ——行路难:全县几乎所有的行政村都是凹凸不平的土路,晴天一衣土,雨天一身泥。特别是深山区,“隔山能说话,见面走半天”,遇到雨雪天,群众只能困在家中,土特产只能白白烂掉。

  ——看病难:县城只有一家大医院,乡镇卫生院技术力量薄弱、设备落后,群众很多平常的病,因条件所限,不能及时救治,造成病情恶化,甚至撒手人寰。

  ——上学难:全县291所学校80%校舍需要翻修或重建,特别是农村,多数校舍还是在古庙、旧祠堂、土窑洞、破瓦房,“有砖不过千,有门不能关,有窗不透亮,有顶露着天”。

  即使作为全县政治文化中心的县城,面积仅有2.5平方公里,居民不足3万,街道狭窄,布局混乱,设施简陋。

  当然,命运也绝非真的冷酷无情,历史、自然带给新安苦难、贫穷的同时,也为新安带来了丰厚的矿产资源,经探查,新安境内有煤、铁、铝土、石英岩等20余种矿产资源,只是由于受观念的制约,找不到用武之地,只能让资源沉睡,端着“金碗”讨饭吃。

  2

  奋进:思路一变天地宽

  一次次困境中的搏击,一次次沉痛中的反思,让新安的决策层认识到:唯有改革,才有出路;唯有创新,才有未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新安依靠贷款和群众集资建成了5万千瓦的小型电厂。1989年4月14日,随着新安电厂1号机组试车成功,新安结束了“富煤贫电”的历史,转向“煤变电”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新安投资20多亿元建设了新城区,并对老城区进行了彻底改造,一举打破了县城空间狭小的格局。

  如何把新安工业做大做强,真正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仍是摆在新安面前的严峻课题。1997年12月18日,新安生产出第一块铝锭,被誉为“洛阳第一铝”,从此新安工业走上了“煤-电-铝”链条式发展道路。

  根据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仅仅依靠县属企业的支撑,想把工业经济的“蛋糕”做大是不现实的,甚至潜在着风险。为此,新安又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使民营企业异军突起。

  在此基础上,新安又把旅游产业作为突破口,打破单一依靠工业的格局,走工业强县、旅游强县双重发展的路子。

  为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新安通过财政积累,抓住制约农村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磅推出了农网改造、吃水工程、教育“两基”达标工程、乡镇卫生院改建等一项项惠民举措:并以工业理念经营农业,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促使农产品转化、增值。

  从“工业兴县”到“工业强县,旅游开发、科教育人”战略的实施,新安经济实力迅猛攀升,一举甩掉国家贫困县帽子。

  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时代,新安的发展又步入了一个十字路口。新安有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工业优势、旅游优势,以及多年来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新安有压力:经济下行压力大;创新驱动能力不强;环境约束矛盾凸显;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全县还有4.5万贫困人口,民生改善任务依然很重。

  如何实现“工业大县”的“华丽转身”?如何实现由“温饱”变环保、由“生活”变生态?成为摆在新安发展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聚焦洛阳市委对新安提出的“三个定位”“四项要求”,围绕全市“9+2”工作布局和“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新安又提出了“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富民、科教兴县”发展战略。

  工业是新安的强县之基,旅游是新安的富民之源。对于适合发展的路子,就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科教育人”变为“科教兴县”,由“育人”变为“兴县”,是新安对科教认识的一次飞跃。科教不单单是育人,科教也是科技、也是内在的驱动力,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尤其把“生态立县”写入发展战略,并且放在了第一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新安来说无疑是一场深刻革命。在全县的干部大会上,县委主要负责人掷地有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未来持续发展的资本,两者是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不算长远账、不算整体账、不算综合账,终究会吃大亏。保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向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亮剑,才是最利长远的、最合民心的选择,才是最‘经济’的‘生态账’!”

  3

  转型:做好生态“加减”法

  在中国的古诗词里,白鹭是最雅致的意象。2016年前,对于新安来说,白鹭只是飞舞在对古诗词意象的无限憧憬中,而今,白鹭却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常客。每年的3月至11月份,会有数千只白鹭在这里筑巢栖息,觅食嬉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良禽择木而栖。白鹭有着“环境监测鸟”的称谓,对栖息地的大气、水质等环境因素要求异常苛刻,当它们把新安选为栖息地的时候,它们美丽的身影不仅让新安有了盎然的生机、诗意的灵动,也为新安“脱胎换骨”的生态提供了最有力的注解。

  如何让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新安提出要算好“生态加减法”:“加”,就是在适合的地方大面积地恢复生态,推动农旅融合;“减”,退出资源初加工工业,发展精加工、深加工,促进产业转型。

  为做好“加法”,该县着力构建“一河一带两山四廊”生态系统,围绕以绿荫城、以产兴农、生态联接、宜绿皆绿的目标,大力实施了生态景观廊道建设、城区小游园建设、城郊森林公园提升、沿黄宜林荒山绿化、林业产业建设、矿区植被恢复等六大工程,总投资2.34亿元,新增造林面积4.67万亩。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该县打造出了汉函谷关世界文化遗产和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拥有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2个,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30余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沟域经济,2017年,全县共接待旅客98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6亿元。

  为做好“减法”,一方面,摒弃传统煤炭、铝石粗放开采和初级加工,培育出拥有“煤-电-铝-钛”完整产业链的全国500强企业万基控股集团,将煤、铝“吃干榨尽”;布局了以铝精深加工和装备制造、新材料应用为主的新安县和洛新两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围绕主导产业,打造铝钛新材料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现代物流企业集群以及电子商务网络经济强县。另一方面,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减掉低端产能和噪声粉尘企业,2017年,取缔“散乱污”企业433家,关闭退出煤矿10处,全年PM10、PM2.5平均浓度低于洛阳市平均水平,优良天数达317天。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达标率100%。

  在此基础上,新安抓住作为全省首批百城建设提质城市的机遇,以“北方人文山水城”为定位,按照“3A乡镇、4A县城”理念,共谋划百城建设提质工程217项,总投资227.54亿元,积极实施城镇雨污分流、公厕革命等家园提升工程;投资18亿元完成G310北移工程;实施了引畛济涧、引故入新、谷山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在县城及县城周边建设了3公里长的“涧河风光带”,打造了翠屏山森林公园、卧龙山森林公园、枕头山公园等8座公园游园,建设总面积达9750亩,实现了“城在林中”“林中有城”的城市建设格局。全县11个镇中,1个镇成为全县首个国家级优美小城镇,8个镇先后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

  把丰碑刻在青山上,把政绩融在碧水中,勤劳智慧的新安人民用创新和开拓的精神,描绘出一幅绿色新安、美丽新安的壮阔画卷。

  4

  崛起:绿色释放滚滚红利

  “山清水秀风景好,只见大哥不见嫂。”地处深石山区的龙潭沟村,人均不到半亩山坡地,一直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不少年轻人甚至面临找不到对象的难题。为了彻底改变村子的贫困面貌,新安对这条沟进行了持续旅游开发,打造了5A级景区龙潭峡,村民纷纷开起了农家宾馆,成了旅游从业和景区服务人员。如今,户均收入在10万元左右,最高的达30多万元,80%以上的村民家里有了小轿车,昔日的“光棍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车村”、小康村。

  “绿色”蓄足生态发展底蕴,生态建设带来滚滚红利。一项项数据,诠释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201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65.72亿元,是1978年的775.2倍,翻了9.6番,工业化率由1978年的1.0提高到12.1,实现了由工农业经济并重型向工业经济主导型的巨大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4.5亿元,同比增长16.6%,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46.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前身为新安电厂的万基控股集团11次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并在全省电解铝行业率先实现超低排放。

  ——发展樱桃、石榴、朝天椒、核桃、中药材、油菜等特色种植23万亩,涌现出了洛阳鹏云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安县卓成石榴园、洛阳绿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春天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大集团新安现代化养殖示范项目等。2017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1.05亿元,是1978年的71.4倍;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39亿元,是1978年的388.5倍。同时,支付方式的变革促使电子商务蓬勃发展,2017年全县电商交易额达到32亿元。

  ——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连霍高速、310国道和246省道、314省道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脉络的“五纵五横、环线对接”的交通体系,公路通车里程由1978年的822公里增加到2244公里,被评为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有序推进和城镇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水平持续提升,县域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6.1%,较2000年提高30.1个百分点。

  ——2017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217所,各类在校生9.9万人,在职教职工651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高考上线人数连年居洛阳首位。在洛阳市九县建成的首家民办高校——洛阳科技学院、全国重点职业高中——新安职高等,每年培训各类技工数千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全县11个乡镇均被评为上等级文化站,各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率达100%。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97.9%,有线电视终端户5.6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8.6%。

  ——2017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72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共1956张,是1978年的5.4倍;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6.3人,是2002年的13.3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2万人,是2002年的23.3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2万人次,城镇职工医疗保险8.2万人次,城镇居民医疗保险4万人。先后分14批、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400多个,解决了38余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位于深山区的曹村乡庙岭村从地下700米处的“火焦石”岩层中打出井水,创造了洛阳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井深之最。全县22309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2019年全县将完成整体脱贫目标。

  ——197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不足1000万元,1989年实现破亿,到2017年达到26亿元,是1978年的268.4倍。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发展之路常走常新。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成果、经验,进一步坚定了新安把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和勇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新安正按照十九大确定的宏伟目标,瞄准高质量发展,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以更大的担当、更大的作为,在谱写更加出彩的洛阳篇章中,贡献着新安应有的力量。

  青山如画,映照着和谐的胜景;绿水如弦,弹奏着发展的强音。

  新安,这座阅尽千年沧桑巨变的魅力古城,一定会在新的征程上焕发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彩!(文/图 本报记者 田宜龙 本报通讯员 王学新 郭建立)

  新安名片

  ●汉函谷关世界文化遗产

  ●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

  ●全国文化先进县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全国文物先进县

  ●国家卫生县城

  ●国家园林县城

  ●中国旅游强县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

  ●中国书法之乡

  ●中国门球之乡

  ●中国澄泥砚之乡

  ●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全国绿化模范县

  ●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

  ●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

  ●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