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卫东
金牛山石榴园引来大量游客
从平东站始发至宁波港的海铁联运沿江班列
治理后的城东河水清岸美
湛水河畔芳草青,伏牛东麓俏榴红。平顶山犹如一块耀眼的玉佩,装饰在中原腹地。而卫东区,就是镶嵌在玉佩上的一颗明珠。
如果把历史的书页翻回到40年前,人们会惊讶地发现,今天卫东区所辖的绝大部分地方还是一片苍茫的原野。
4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卫东区,是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国家级示范区、全省文明城区、全省绿化模范区、全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全省家庭教育示范区……
近年来,卫东区委、区政府围绕平顶山“晋位次争上游走前列、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奋斗目标,大胆改革,实干担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扣“加快转型发展、全面建成小康”,以促增长、调结构为主线,以促改革、求创新为动力,以惠民生、促稳定为基础,加快推进“经济强区、宜居市区、和谐城区”建设,带领勤劳善良、团结奋进的卫东人,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谱写了一曲华丽转身的动人篇章!
1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红色引擎”
如何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到实处?把党建引领落到实处?区委书记王迎波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牢固树立主业主责意识,真正担负起管党治党的重大政治责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新卫东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障。”
近年来,该区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提升组织力、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和服务功能为核心,探索出了有卫东特色的党建新模式。
步入五一路社区,迎风招展的党旗、干净整洁的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宽敞明亮的先锋党建苑、优秀党员的事迹宣传栏等一一映入眼帘。该社区居民多为矿上职工、退休人员及其“一头沉”家属,遗留问题多。面对复杂情况,社区制定出“以党建为引领、深化社区建设、延伸服务领域、打造亲民平台”的社区管理模式,先后推出“360帮帮团”“温暖快递”等党建服务品牌,让社区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与关怀。
如今,卫东区先后培育出“自助诚信菜点”“五点钟课堂”“老年幸福苑”等64项党建服务品牌,形成了“一社一品”的城市党建新格局。
大力加强阵地建设。以“巩固、完善、提高”为目标,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群综合服务中心。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分别与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吸收450余名驻区单位同志担任兼职委员,通过召开“区委—街道—社区—楼院”四级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和解决辖区事项。开启共驻共建、网格化+、互联网+、特色服务四个模式,成立网格党支部165个,配备网格员1000余名,初步实现了“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
着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顿,在积极倡树“踏实肯干、扎实苦干、务实快干”作风的基础上,倡导落实一线工作法。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力推进“三清示范区”创建,真正做到强力正风反腐不手软,保持高压态势不松劲,党规党纪教育不停步,以严明的政风凝聚人心,以廉洁的形象取信于民。
有35年党龄的优秀党员王怀木家住东安路街道安培社区,原在平煤八矿工作,退休后主动承担起社区“老党员黑板报”的工作,10余年间,手抄黑板报近700期。
据了解,卫东区共有省、市级优秀共产党员24名,并先后涌现出国家、省、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6个,其中东安路街道东苑社区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2 加快转型发展 打造经济强区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转型发展压力,如何逆势而上,有所作为?卫东区委、区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区委书记王迎波、区长安保亮既牵头抓总、周密谋划,当好指挥员,又扑下身子、深入一线当好战斗员,带领四大班子到企业调研、到外省学习观摩,确定了“做大三产、做强二产、做优一产”工作思路。
以现代物流、现代商贸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规划建设特色商业区、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休闲文化旅游园区“三大功能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房地产、现代商贸、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养老及健康服务等重点业态。特色商业区内万达广场、丹尼斯、鹰城7·1视界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先后落户,东城茂开业在即,特色商业区被评为全省“一星级”服务业两区。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与中民投集团签订投资1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开通平顶山—宁波港海铁联运“沿江班列”,成功申报为省级现代服务业专业园区。今年上半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8%,增速稳居全市第一。
突出工业集聚、高效发展。一方面推进现有产业绿色改造、智能改造和技术改造,引导煤炭、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向精深加工延伸、向终端产品拓展;另一方面培育壮大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积极实施工业企业退城进园,规划建设平煤神马机械装备工业园、平东创新产业园、明源科技工业园等一批工业园区,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新三板”上市企业5家,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1.3亿元,同比增加5.5%。
积极实施“都市农业发展工程”,大力发展以果品采摘、绿色蔬菜、观光旅游为主的都市农业,初步形成石榴、桃、草莓、核桃、有机蔬菜等特色农业种植基地,果蔬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申报有机、无公害品牌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32家。
凤凰栖于苍梧,鲲鹏诞于北冥。卫东区把营商环境作为发展“命门”,以行政体制改革为重点,深化商事制度、财税金融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清减行政审批中介服务10项,梳理行政权力事项941项,服务事项96项,公布第一批92项“一次办妥”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成立8个专业招商办公室,采取“一站式、一对一”的服务方式,从注册、开工,到投产,由代办员全程跟踪服务,叫响“只要客商决定干,剩下事情我们办”的卫东服务品牌。
“围绕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为企业认真做好全程代办服务、‘保姆式’服务和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放心投资,舒心发展。”区长安保亮说。
“对企业来讲,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得益于代办员的精心服务,10天完成招商引资、对接洽谈、房屋租赁到营业执照办理,成功落户卫东区。”据中原大易科技有限公司平顶山分公司负责人张许珂介绍,此项目所有审批事项均由代办员办理。
据悉,近三年来,卫东区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合同引资470.47亿元。
3
提升城市品质 建设宜居市区
城市建设既促进经济发展,又关乎民生改善。卫东区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总抓手,以打造“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宜居市区为目标,坚持建管并重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城市基础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卫东区新增植树造林面积2.6万亩,建成游园、绿地80处,创建省、市级园林单位(小区)100多个,持续打造落凫山、平顶山、金牛山等“八点一线”生态旅游走廊,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3.4%,昔日的不毛之地已基本形成了山山相连、景景相接的休闲娱乐服务区。该区成功创建为“全省林业生态区”,并被命名为“全国义务植树示范基地”。
得益于开发改造,昔日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的北环路街道下牛村,蝶变为高楼林立、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小区——明珠世纪城。
2012年以来,卫东区先后实施42个旧城及城中村开发改造项目,完成拆迁287万平方米,开工建设410万平方米,主体完工352万平方米,相继建成明珠世纪城、荣邦花园、豫基城等一批高品质小区。今年,卫东区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城市建设的“一号工程”,争取到总投资为48.2亿元的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建成后能解决安置住房5576套,实现蜗居换安居、旧街变新区。
“自从东平郏路南延打通后,出行更方便了!”东高皇街道上徐村村民吕国良逢人就说。道路通,百姓乐。2012年以来,卫东区着力打通“断头路”“卡脖路”,新建和改建平郏路等40余条城乡道路,维修改造背街小巷50余条,交通网络不断完善,通达能力显著提升。
同时,卫东区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强力推进压煤、降尘、减排、净水等“十项专项”行动,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有力提升。卫东区投入4.5亿元,在全市率先完成辖区内湛河主干1169户拆迁任务,总长度28733米的城东河、吴寨沟等6条河道截污工程基本完成。按照“一河、三段、十园、多点”的思路,高标准规划、打造月台河城市生态水系建设“标杆工程”,形成山水相依的城市东部新景观。
不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卫东区推行全区域保洁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强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组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城乡卫生整洁行动和市容规范月活动。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为全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漫步在卫东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祥和,现代都市气息扑面而来,宜居宜业的新兴城区特色展露无遗。
4
坚持民生导向 构建和谐城区
卫东区紧紧围绕“人有普保、劳有应获、学有良教、病有适医、老有颐养、住有安居”的目标,坚持“民生支出优先、惠民政策优先、为民实事优先、民生工程优先”工作导向,自实施“十项民生工程”以来,民生财政支出持续增长,已累计投入近40亿元。
2012年以来,累计投入8000余万元,完善校园配套基础设施。新建教学楼8座,实施校园建设改造项目13个,新增教学面积3.6万平方米,增加学位5040个,有效缓解了“大班额”问题。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名校”工程,现有省、市、区级名师工作室18个,并荣获“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区”等称号。
文化惠民工程枝繁叶茂。卫东区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了近3500平方米的集文化馆、图书馆于一体的区文化综合中心,建成12个街道文化活动中心、58个社区(村)文化活动室(大院),实现24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截至目前,该区已成功举办了9届社区文化艺术节,25届民间艺术表演赛。
深化“健康卫东”创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01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辖区群众111031人开展签约服务,24家基层医疗单位加入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分级诊疗联合体,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辖区公立医院全部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同时,该区还率先在全省探索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信用监管新模式,初步构建起医疗机构扶优劣汰的信用机制。
着力改善群众生活。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力度,2012年以来,城镇累计新增就业9.94万人,登记失业再就业3.65万人,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53亿元;加大对困难群体救助力度,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发放低保和救助金1.7亿元,惠农补贴5798万元;探索出“10分钟生活圈”市场化服务、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框架已经形成。
以社会安定和谐、群众安居乐业为目标,该区不断深化文明创建,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评选,辖区市级以上文明单位78家,雷锋小学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平安卫东”,投资1200余万元的全区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建成投入,出资200万元为辖区居民购买平安家园险、民生综合保险,全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区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该区司法局在平顶山率先建立人民调解“110”制度,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百日安全生产攻坚”等专项行动,辖区安全形势整体稳定。
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让卫东人民充分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0年波澜壮阔,40年春华秋实,一代代勤劳善良的卫东人用双手书写了一部发展进步的壮丽史诗。
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32万卫东人民正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围绕打好“四张牌”,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不移加快转型发展,担当作为、苦干实干,高质量推进“经济强区、宜居市区、和谐城区”三区建设,努力续写新辉煌,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卫东力量。(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冰珂 通讯员 何洋 胡文哲 郑宗显 张朝升 图片由高鸿勋、魏国伟、毛思周、王京普提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