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近3300亿 产业转移对接签约项目有“三多”

2018-11-02 09:44:29  来源:大河报  责编:赵滢溪

【要闻-文字列表】【河南在线-文字列表】【移动端-文字列表】投资近3300亿 产业转移对接签约项目有“三多”

  签约仪式现场

【要闻-文字列表】【河南在线-文字列表】【移动端-文字列表】投资近3300亿 产业转移对接签约项目有“三多”

  智能装备暨智能网联汽车对接会上,专家展示智能工厂技术架构。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一川摄影

  大河报讯:签约项目611个、总投资3296亿元,其中引进省外资金3004亿元……11月1日上午,2018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开幕式暨产业转移合作签约仪式,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轩辕堂举行。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任伟军表示,本届活动签约项目呈现龙头型项目多、基地型项目多、转型升级项目多等特点——

  龙头型项目多。签订50亿元以上项目7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9个。其中,上街区政府与奥克斯集团合作的奥克斯集团空调生产基地及科技产业园项目,总投资70亿元;登封新区管委会与西安宝莱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动态一维/二维码防伪溯源商品ID项目,总投资60亿元。

  基地型项目多。签订园区类项目38个。其中,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与深圳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创新科区域总部基地及大数据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焦作市政府与华录健康养老有限公司合作的焦作市民生大数据平台及智慧健康养老科创产业园建设项目,总投资50亿元。

  转型升级项目多。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等主导产业签约项目271个。其中,郑州郑东新区管委会与亚太中商控股有限公司合作的亚太创新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沈丘县政府与上海御翔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休闲食品加工项目,总投资20亿元;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与中金集团合作的年产5万吨铜箔项目,总投资35亿元;周口川汇区政府与天津中科物联网技术研究所合作的中科研究院电子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5亿元;郑州经开区管委会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上汽配套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此外,楚天龙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投资建设智能卡产品及智能终端产品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13亿元;航天云网公司则牵手海马汽车,目前已签订智能化改造合同2.45亿元。

  此外,本届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开幕式上,由中国工程院和河南省政府共建的“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河南研究院”正式签约并揭牌成立。据悉,这是中国工程院和河南省政府共建的公益性学术研究机构和工程科技区域智库,研究院成立后将组织院士团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研究,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河南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新闻背景]

  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由河南省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创办,是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国家级盛会,目前已办至第6届。本届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和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陕西等中西部9省(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据了解,通过前5届的产业转移对接活动,河南省累计签订产业转移合作项目2366个,其中,1355个承接项目建成投产,530个承接项目投资建设,签约投资总额9670亿元,有力促成了一大批产业合作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声\音\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人工智能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新动能、振兴实体经济的新机遇。

  ——1日下午,2018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开幕,河南省副省长刘伟在致辞时说。(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岚)

  中国已经是一个制造大国,但是还不是一个制造强国。制造强国不仅仅是规模要宏大,还要有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中国要想变为制造强国,就要以智能制造为主要抓手,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11月1日,在2018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智能制造引领转型发展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周济展开主题报告时说。(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凌岩)

  中小企业缺钱少人,智造升级必须小步稳进,可分批次有层次,逐环节、逐模块、逐单元地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中小企业可以从参与智能装备的零部件做起,通过参与产品合作进而优化生产流程。这一路径应更适合当前工业2.0、3.0、4.0并存的现状。

  ——中小企业如何搭上智能制造的快车?1日下午,智能装备暨智能网联汽车对接会上,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高级教授朱云龙这样支招。(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一川)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