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安阳市正努力交出一份精彩答卷。
2018年,安阳工业经济质量效益齐升。数据显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5%,高于全省1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四大千亿级主导产业营收同比增长40.9%,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个百分点;税收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中占比75.9%;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7.8%,降幅全省最大。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安阳市多年来持续不断的转型。”2月18日,安阳市委书记李公乐说,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安阳作为全省的老工业基地,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牢牢扭住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突出抓好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培育提高,聚力创新发展,不断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传统产业“美丽蝶变”
安阳工业中,传统产业占比70%。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就必须转型。安阳人在实践中认识到,产业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对安阳而言,转型永远在路上。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科学的顶层设计,从制度创新到机制构建,从龙头带动到全行业跟进,转型的脚步越来越坚实,转型的目标越来越明确。2017年开始,安阳市每年都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聚焦转型发展,并明确提出积极改造钢铁、煤焦化等传统产业,努力壮大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大力培育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制造等新兴产业,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扶持。2018年,安阳市又高起点谋划培育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精品钢及深加工、文化旅游”四大千亿级产业,深入推动钢铁、煤化工、装备制造、纺织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着力培育新业态、积蓄新动能、打造新亮点。
安钢集团是钢铁行业的龙头,也是持续转型的标杆。2009年以来,安钢坚持不懈调结构、抓改革、上环保,久久为功,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和十年前相比,目前的安钢工艺水平、环保设施、产品结构,都有质的飞跃。2018年安钢推动装备水平、产品结构、智能制造“三升级”,相继开发出管线钢、高强板、高建钢、桥梁板、风电板等高端产品,针对高端企业直供直销产品比例超过60%,企业发展实现了绿色、低碳、环保,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利源集团是豫北地区煤焦化企业转型的代表,连续多年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目前已形成从洗煤、炼焦到精细化工、新材料完整的产业链,衍生产品30余种,其中仅新产品综合收益就达24亿元。
沙钢永兴推进棒材向优质化升级步伐不停,不断完善以高档建筑用材、汽车用钢和合金钢为主要品种的200万吨棒材产业链。
“持续转型,不仅让安阳的传统企业焕发出生机活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改造、绿色发展,实现了安阳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安阳市发改委负责同志表示。
新兴产业“风生水起”
在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同时,安阳市委市政府把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提升,始终放在优先位置。先是试水通航产业,后又尝试精密制造,最终将新兴产业锁定在通航、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制造三大领域,并把位于城区东部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当做三大新兴产业的孵化基地和创新平台,成立产业招商指挥部,瞄准世界500强、上市公司、央企和行业龙头等四类企业,开展定点招商、小分队招商和以商招商。市、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奔赴招商一线。
通过连续不断的招商,特别是近两年的努力,目前比亚迪、陕汽、哈工大机器人、美国航空运动协会、盘锦中澳等知名企业和组织的一大批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产业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
通航产业发展迅猛。在安阳市城区东部,一个集飞机生产制造、研发展示于一体的通航产业园正在崛起。飞天大数据中心、美国美亚飞行、北京嵩阳正源科技、贯辰军融等一批通航新锐已入驻。河南美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轻型运动飞机已投产,即将进行试飞,全部达产后,每年可生产PA-6、Allegro等各类飞机150架。
与此同时,安阳机器人产业小镇建设也步稳蹄疾。截至目前,小镇已建成标准化厂房25万平方米,入驻的两家机器人智能企业投产在即,另有7家公司将于近期入驻。
日前,记者来到示范区,和近百名嘉宾一同见证河南德力公司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随着台上参会嘉宾共同按下启动按钮,该公司研发的两款新能源商用车——轻型客车和微型卡车从舞台中央开启的大门中缓缓驶出:银灰色车身、流线型车头、高端精致的内饰、小巧轻便的货厢……公司项目经理介绍,今年4月份该车型即可全线投产,形成年产2万辆纯电动商用车的生产能力。
在不久前结束的安阳市十一届九次全会上,市长靳磊提出,要把制造业转型升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传统产业重点落实好16个市定重点产业转型攻坚行动,全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技术尖端化、质量顶端化;新兴产业深入推进以智能改造为重点的“三大改造”,集中力量抓好智能车间建设,统筹机器换人、生产线改造和企业上云等。
安阳转型,处处皆有好风景!(记者 任国战 张遂旺 张龙飞)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