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报道(贾亲亲):4月10日,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遗产论坛在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天堂明堂开幕,来自保加利亚、捷克、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北马其顿、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等中东欧11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出席本届论坛,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之路。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遗产论坛现场 摄影 付锐
据介绍,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遗产论坛是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下文化遗产领域合作交流的重要成果,首届论坛于2017年在塞尔维亚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河南省文化局和洛阳市人民政府承办,时间为4月10日至12日。
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财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主张加强各国间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遗产论坛的举办,对于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对于深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人文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都是一件大事、喜事和盛事。
李亚表示,自古丝绸之路开辟以来,洛阳就与中东欧国家有着密切的交往。近年来,洛阳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出新,以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抓手,着力以文化人,扎实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努力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洛阳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使厚重的历史文化能够火起来,走出去,期待与会嘉宾分享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成果,共商人文交流合作的路线图。
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霍金花在致辞中说,洛阳是13朝古都,在中原更加出彩的新征程中,洛阳地位举足轻重。河南是文物资源大省,文明遗址星罗棋布,历史名人灿若群星。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形象地比喻“河南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踏就是秦砖汉瓦”。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着力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迈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进入新时代,河南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搭建连接世界的“空中、陆上、海上、网上”丝绸之路,同中东欧国家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本届论坛必将对河南,尤其是洛阳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化同中东欧国家的交流合作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外国代表分享本国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的经验和体会 摄影 付锐
波黑民政部副部长苏瓦德·扎菲奇在代表中东欧国家致辞中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遗产都非常丰富,友谊由来已久,在保护文物方面已经开展了非常重要的合作,同时也推动了彼此之间的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尤其是在文物的保护领域,双方将会在未来继续推进成功合作,同时也会为中国以及中东欧国家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做出更进一步的贡献。
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引领和“16+1”合作机制不断推动下,中国-中东欧文化遗产交流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文化遗产国际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动车组,中方愿同中东欧国家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达成“一带一路”合作的快车、便车,共同推动“16+1”文化遗产合作相向而行,行稳致远。
4月11日上午,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以“河南大遗址保护利用基础与模式的探讨”为题进行了发言。他说,河南不但是文物大省,而且研究力量、考古发掘力量、文物保护力量都很强,希望和中东欧国家开展更广泛的文物保护和利用领域的合作。
在学术演讲阶段,各国代表交流了本国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的经验和体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就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和展望做主旨发言,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经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事业展望、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遗产合作愿景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呼吁中东欧国家同中国一道,进一步加强在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赵云做主旨演讲 摄影 付锐
来自中国以及中东欧国家的政府、代表和专家学者还聚焦个案,分享了在各自国家是如何应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挑战。其中,洛阳市市长刘宛康介绍了自20世纪50年代,洛阳开创的“避开老城建新城”的洛阳模式,努力让古都文脉薪火相传、绵延不绝;20世纪90年代初,洛阳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城市建设必须先考古发掘、后动土施工”的文物保护模式,天子驾六、回洛仓等一大批重要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
霍金花表示,河南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促进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对外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