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讯:5月13日,记者从郑州市考古研究院获悉,日前在郑州西南区域发现了160座汉代墓葬,经过考古发掘,出土了画像砖、铜钱、铜碗、陶器等各类文物1000多件。
“此次是为配合郑州中原土地储备中心棚户区改造项目进行的考古发掘。”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工地负责人高赞岭告诉记者,160座墓葬中有120座是属于西汉时期的,形制可分为竖穴式墓道土洞室和竖穴式墓道土圹空心砖室,墓顶可分为平顶和斜形顶,墓壁为空心砖齐缝垒砌,底部为空心砖平铺;东汉时期墓40座,形制为斜坡式墓道土圹小砖室,墓顶可分为拱形顶和穹隆顶,墓壁为小砖错缝平砌而成。
13日下午,记者在考古队临时存放文物的仓库中看到,出土的1000多件文物丰富多彩,不仅有铜镜、铜钱、铜带钩、铜碗、铜甑,还有铁剑和铁环首刀。而出土的陶器数量最多,陶仓、陶壶、陶罐、陶灶、陶奁、陶案等,应有尽有。
这些文物当中,最引人注意的当数画像砖,上面雕刻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仪仗出行图等。最有意思的是“复式猪圈厕”,猪圈和厕所一体,这也是东汉时期的典型厕所。
“墓葬均为平民墓,离墓葬区不远的地方就是郑州的常庙古城。埋在这里的人们或许就是常庙古城的居民。”高赞岭说,“我们通过这次考古发掘,确认了该区域遗迹的文化性质与时代,同时获取了该区域两汉时期墓葬形制以及丰富的出土物,为研究汉代时期人们生活作息、丧葬制度、文化延续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记者 温小娟)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