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电影《音乐家》将正式上映,这是首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合拍的影片。不过与以往的合拍片相比,该片显然有更为强烈的市场探索性。不管是胡军和袁泉的主演组合,还是选取冼星海鲜为人知的故事,都让观众眼前一亮。
很多人都知道冼星海是中国著名的音乐家,但他的很多经历却鲜为人知。1940年,导演袁牧之组织的延安电影团以“延安和八路军”为主题进行了一年的战地拍摄。他们踏遍了八路军整个北部战线,用了两万米胶卷拍成电影。因当时延安设备简陋,无法将胶片制作成电影,最终组织上决定把胶卷送往莫斯科显影,并且为影片配上音乐和解说,派冼星海前往莫斯科负责此事。
当时正值苏德战争爆发,战火纷飞,胶卷损毁,冼星海也被迫转移到哈萨克斯坦,化名“黄训”。在贫困交加的困境中,冼星海陆续创作出了《神圣之战》《阿曼盖尔德》等音乐作品,并修改了《黄河大合唱》。这些脍炙人口的音乐治愈了战争时期人们受伤的心灵,也让观众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
电影《音乐家》有两个感人之处。一是冼星海在中哈边境望着祖国,却因交通中断不能越过边境线,想念妻女却只能流落异国的苦恼。能看出导演在此处着墨颇多,希望以人性为切入点,唤起观众对主角的同情心。
另一处就是片尾,中哈两国演奏的《黄河大合唱》通过交叉蒙太奇的剪辑,最终辉映在一起,构成强烈的节奏感和热血燃爆的氛围。冼星海深情讲述自己将为祖国献曲,他指挥着哈国乐队演奏《黄河大合唱》,完成自己生命最后的绝唱。随后镜头一转来到1939年《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时的情境,艰苦的环境下锅碗瓢盆皆成乐器。“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嘹亮的歌声响彻神州大地,萦绕在人们心中。
从主旋律的角度来讲,该片是合格的,不管是中哈两国的演员配置还是煽情段落还是主题教育意义,都是主旋律合拍片的优秀套路。不过从商业电影的角度来讲,该片还是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首先就是胡军这名主演的选择,对于人物传记类电影来说,因为在观众心中有一个人物原型,所以无形中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胡军多年来的影视经历已经在人们心中种下了“硬汉”的种子,所以即使本人努力贴近角色,为了拍摄冼星海病入膏肓的一场戏,减重将近20斤,但在观众看来,依然无法将胡军和一名孱弱而倔强的艺术家联系在一起,使得这种违和感伴随着整个观影过程。
另外,也许是为了保证两国演员的戏份,袁泉饰演的冼星海妻子角色更多是活在回忆中,成了“传说中的人物”,给人以头重脚轻之感。在哈萨克斯坦导演西尔扎提·亚合甫的镜头中,几处异国风景拍得格外美好,堪称神级镜头运用,但国内的场景就显得过于随意了。
拍摄人物传记性质的电影有诸多制约,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创作出既契合主旋律主题又能够进行市场探索的电影很难。这次的《音乐家》虽然不完美,却是一种探索,即使上映后票房无法与标准的商业大片相提并论,也能够为以后的同类型片提供有益的参考。不过对于观众来说,能够在电影院看到类型繁多的影片,始终是一件幸事。(记者 王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