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消息:今年36岁的苏克东,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石佛寺镇仝家岭村里可是个“名人”。他养了13头牛增加了收入,加盟“村淘”方便了乡亲。如今,热心村里公益的他被列为村后备干部。
苏克东家庭贫困,属于因病致贫。但天生乐观的苏克东并没有放弃,帮扶干部更没有忘记。2016年经过自我申请、组织评定、公示等程序,苏克东一家被纳入贫困户。“看不起病、吃不起药”是苏克东家脱贫的“拦路虎”,幸运的是国家健康扶贫项目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住院费用大大降低、慢性病居家用药卡每月可定时领药,这让苏克东一家轻松了不少。
要想真脱贫,必须靠产业。县委办派驻仝家岭村的“第一书记”魏冉,多次到苏克东家里商量如何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脱贫。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了解,魏冉跟派驻单位领导汇报并征得苏克东同意后,2016年秋,苏克东借助金融扶贫政策,申请了五万元的小额贷款,自己从亲戚朋友凑了八万元,建起了牛棚,先后购买了十头牛,就这样生意“开张”了。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和精心饲养,四头母牛先后各产下一只牛仔,苏克冬高兴地逢人就说:“感谢党,感谢村干部和帮扶人,脱贫政策终于让我看见了生活的希望。”
苏克东通过辛勤劳动“发了财”,这下很多乡亲都“眼红”了,但他并没有忘记村里的贫困乡亲。他把自己的养牛秘籍在村里“讲习所”毫无保留的分享给村民们,同村的贫困户吕国玉、赵子杰也坐不住了,纷纷跑到苏克东家“取经”。同村50多岁的梁国新也养了6头牛。收入增加了,生活中也多了几分“牛气”,乡亲们的精气神也更加足了。
喜欢上网的苏克东看到村里大部分老年人充话费、交电费、购买一些生活用品要去镇上或者县城很不方便,于是,在2017年春,他申请把村淘建在自己家里,充话费、交电费、买衣服这些常规业务,给乡亲们带来诸多便利,也通过一个小小的电脑屏幕让大家了解到外边的世界。
2017年8月,苏克东主动向镇村申请脱贫。经过民主评议和驻村工作队及脱贫责任组的入户核实后,苏克冬光荣脱贫。
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苏克东一直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我计划把养牛事业规模扩大一些;把村里‘软籽石榴’、土鸡蛋这些宝贝借助网络卖个好价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说起今后的生活,苏克东腼腆地笑了,目光中带着对追求幸福生活的笃定。(文 王小军 谭亚廷 李卫国 编辑 万庆丽)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