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拥有了开放与合作,距离不再遥远。
六年前,中部地区首条直达欧洲的货运班列——中欧班列(郑州)正式开行。沉寂千年的丝路古道,响起中欧贸易新时代的“驼铃”。
大道越平川,亚欧一线牵。近年来,河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围绕“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不断扩大开放通道优势,提升中欧班列(郑州)综合竞争力,打造出功能齐备、服务高效、内捷外畅的内陆开放新高地。
7月18日,中欧班列(郑州)迎来六周岁的“生日”。当天凌晨,满载着“中国制造”的总第2318班中欧班列(郑州)踏上征程、开赴欧洲。一路上,它会和一趟趟运载着“丝路洋货”的回程“小伙伴”擦肩而过,演绎出“陆上丝绸之路”的“铿锵和声”。
一趟趟“钢铁驼队”来往穿梭,架起的不仅是中原腹地直通亚欧大陆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更绘就出河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绚丽图景。
应势而生破开放发展之困
不像沿海省份,一扬帆就能出海。由于位居内陆腹地,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河南国际货运面临一个巨大的物流难题——没有“海运港”,大宗货物出口欧美,需要向东“借港出海”。这种“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物流局面,一度羁绊着河南的开放脚步。
“没有海运优势,但河南是铁路枢纽,如果不放大这一交通区位优势,很多产品就走不出去,开放格局就受限。”经济地理学专家、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感慨道。
大通道塑造大格局。河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向西走陆路”的构想,决计开行国际货运班列、打通物流通道,这是继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河南找到的扩大对外开放的又一切入口。
抢抓机遇,谋定后动。2013年3月,在省市两级大力推动下,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河南物资集团公司联合组建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的运营模式,全面负责郑州国际陆港规划建设及中欧班列(郑州)运营。
2013年7月18日上午,一声汽笛划破天际,郑州至汉堡国际铁路货运班列顺利开通,运输全程只需在郑州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一票通关欧洲”。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过去六年,中欧班列(郑州)在奔跑中不断“茁壮成长”——开行之初,经常“吃不饱”,每月一班,一个出境口岸,到达汉堡一个目的站;如今有了欧洲线路、中亚线路、东盟线路、海铁联运线路,六个目的站点、五个出入境口岸,每周往返班列二三十班,并形成了境内境外“1+N”枢纽和沿途多点集疏格局:境内以郑州为枢纽,集货半径超过1500公里;境外以德国汉堡和慕尼黑、比利时列日为枢纽,网络遍布欧盟、俄罗斯及中亚地区30多个国家130个城市。境内外合作伙伴近5000家。
据郑州国际陆港公司提供的数据,今年以来,中欧班列(郑州)开行班列558班(去程346班、回程212班);六年来,中欧班列(郑州)总开行2318班(去程1353班、回程965班),总累计货值102.27亿美元、货重109.86万吨。
与中欧班列(郑州)共同成长的是,河南的进出口总额近年来连创新高,去年达到5512.7亿元,稳居中部地区第一。
循着铮亮的铁轨,中欧班列(郑州)犹如一条流动的纽带,让河南与世界紧紧相连。
向强而进奏响“河南强音”
置身郑州国际陆港园区,目之所及的是林立的集装箱,而体会最强烈的是这里的繁忙景象:一天进出园区的车辆上千辆;每隔两三分钟,中欧班列(郑州)的订舱系统后台就有新订单跳出……
一端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端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欧班列(郑州)将这两端需求和供给连接在一起,铺就一条布满商机的国际通道。
郑州名扬窗饰材料有限公司,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因最早搭上中欧班列(郑州)向德国市场出口高端窗帘、窗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效率是经济永恒的主题。与郑州名扬窗饰一样,河南本土的风神轮胎、中原内配、南阳淅减等众多制造业企业以及各类特色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也都通过中欧班列(郑州)闯起国际市场,中欧班列(郑州)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劲支撑点。
在中欧班列(郑州)的货源中,目前去程班列河南货源占11%左右,回程班列河南货源占18%左右。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班列安全可靠的服务质量,更多全国各地的货物在郑州集疏分拨。
“一个地方的对外开放标志,要看总的货运吞吐量和非本地化货物的吞吐量有多少。”郑州国际陆港公司总经理赵文明坦言,“郑州打造的是国际物流枢纽,要做到强覆盖、广辐射,形成真正的枢纽经济。”
近年来,中欧班列在全国各地进入爆发式增长期。如今,全国已有63个中欧班列开行城市。一家外地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有的地方给的报价低、补贴多,但是不少企业跑去尝试后,发现那里的中欧班列运营效率低,时效和安全保证不了,就又回到了郑州。”
“去”与“回”的反转,印证的正是中欧班列(郑州)的市场竞争力。
“经过多年开行,中欧班列的发展正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而质量和效率,正是中欧班列(郑州)不变的追求。”赵文明说,在中欧班列往返均衡率、计划兑现率、运输安全、市场运价等重要质量安全综合指标评价中,中欧班列(郑州)名列前茅。
目前,中欧班列在开行数量上主要集中在重庆、成都、西安、郑州等中西部城市。对中欧班列的考核,国家发改委已明确表示将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中国物流学会副秘书长王国文认为,开行数量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要看通过开行中欧班列引领制度创新,引领开放进程,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新产业集群聚集。
中欧班列欧洲段的运行费用是按照往返双边来收费。如果做不到往返均衡,物流成本则很难降下来。“中欧班列(郑州)往返均衡性比较好,回程满载率全国第一,去程回程趋于均衡,这是一种务实的做法。”张占仓评价道。
“做什么都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赵文明说,中欧班列(郑州)已形成了诸多竞争优势,如国内唯一实现高频往返均衡对开的班列,去程回程满载率、运载总货值、货重及业务覆盖范围在中欧班列中领先,国内唯一实现长运距国际冷链业务常态化以及境内境外全程“门到门”“一单制”服务,中欧班列中市场化程度、信息化程度最高,开创出运贸一体化、数字班列、恒温班列等“河南特色品牌”。
互联互通、互利互赢,在提质、降本、增效中向强而进,中欧班列(郑州)有力推动着河南外向型经济发展,奏响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河南强音”。
厚植优势放大“带动效应”
河南迈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需要一个个强劲支点的支撑,中欧班列(郑州)搭建的“陆上丝绸之路”便起着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为什么现在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越来越多?“过去,很多地方觉得开班列只是多了一条空运、海运外的物流通道。可这几年,各地把开行班列对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区域竞争新优势所起的作用看得越来越清、越来越重。”赵文明深有体会地说。
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往往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左右有强兵,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中欧班列(郑州)与河南现有产业贴合度比较紧、老百姓生活融合度比较高,现有市场竞争力比较强,我们应保持定力,厚植优
势,齐心协力不断放大其开放带动效应。”张占仓坚定地说,要相信河南的交通区位优势,相信市场的力量,市场力量最厉害的地方还是区位条件最好、平均成本最低的地方。
开跑六年,随着郑州国际陆港功能完善,中欧班列(郑州)增量加密开行,在郑州构筑起放射性国际物流经贸通道,并吸引带动国际贸易、科技信息、跨境电商、多式联运、金融服务、口岸经济等新兴业态集聚发展,全方位助力河南走向开放前沿。
正是有了中欧班列(郑州)这个“基体”,进境粮食、汽车整车进口、邮政等功能性口岸得以落地。今年以来,中欧班列(郑州)跨境电商专线“菜鸟号”和海铁联运平行进口汽车整车专列相继开行,有力助推“陆上丝绸之路”与网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协同发展。
如何进一步放大中欧班列(郑州)的“带动效应”,助推河南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张占仓表示,要更加重视河南出口潜力比较大的高端产业,增强各地与中欧班列(郑州)的经济联系度;发现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机遇和商机,丰富开行线路;注重中欧班列“陆上丝绸之路”与空中、网上、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发展,充分做强河南优势。
物流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丝路兴,天下通。下一步,在巩固中欧班列(郑州)开行质量、市场化程度、创新能力、服务效能等领先优势的基础上,郑州国际陆港将建设成国内有影响力的新兴国际业务集聚中心和国际知名的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枢纽。
改革开放是决定河南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这支“陆上丝绸之路”上熠熠生辉的“钢铁驼队”拓展着河南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也必将让河南在与世界携手中更加出彩。(记者 王延辉)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