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 许昌打造全省对德合作“桥头堡”

2019-07-24 10:15:20  来源:河南日报  责编:刘征宇

【要闻-文字列表】【河南在线-文字列表】【移动端-文字列表】 (页面标题:大规模“走出去”许昌打造全省对德合作“桥头堡”)大规模“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 许昌打造全省对德合作“桥头堡”

“许昌智造”与“德国质量”同频共振,形成了推动许昌市企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牛原摄

【要闻-文字列表】【河南在线-文字列表】【移动端-文字列表】 (页面标题:大规模“走出去”许昌打造全省对德合作“桥头堡”)大规模“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 许昌打造全省对德合作“桥头堡”

许昌是制造业强市,对德合作具有良好基础。牛原摄

【要闻-文字列表】【河南在线-文字列表】【移动端-文字列表】 (页面标题:大规模“走出去”许昌打造全省对德合作“桥头堡”)大规模“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 许昌打造全省对德合作“桥头堡”

襄城县亚丹生态家居公司建设的生态智慧家具生产项目采用德国进口设备,打破国产设备不能连续平压的技术瓶颈,在国内外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乔利峰摄

【要闻-文字列表】【河南在线-文字列表】【移动端-文字列表】 (页面标题:大规模“走出去”许昌打造全省对德合作“桥头堡”)大规模“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 许昌打造全省对德合作“桥头堡”

7月13日,工人们在许昌德通振动搅拌技术有限公司工作。近年来,制造业挺起了许昌市经济的“脊梁”,也成为许昌市中德合作的重点领域。牛原摄

【要闻-文字列表】【河南在线-文字列表】【移动端-文字列表】 (页面标题:大规模“走出去”许昌打造全省对德合作“桥头堡”)大规模“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 许昌打造全省对德合作“桥头堡”

德国客人考察许昌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资料图片

【要闻-文字列表】【河南在线-文字列表】【移动端-文字列表】 (页面标题:大规模“走出去”许昌打造全省对德合作“桥头堡”)大规模“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 许昌打造全省对德合作“桥头堡”

森源集团深化对德技术合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王硕摄

【要闻-文字列表】【河南在线-文字列表】【移动端-文字列表】 (页面标题:大规模“走出去”许昌打造全省对德合作“桥头堡”)大规模“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 许昌打造全省对德合作“桥头堡”

大森机电的隧道设备产品生产线。资料图片

  从全省首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获批到中德企业合作论坛举行,从许昌民企收购德国GTA机械公司到德国百菲萨集团再生金属项目落地……近年来,许昌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把对德合作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大规模“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在开放合作中一次次演绎精彩。

  截至目前,许昌市签约对德合作项目74个,24个对德合作优质项目成功落地,使许昌发展更具活力、更有“国际范儿”。

  中德合作,许昌如何抢占先机?当“德国质量”与“许昌速度”同频共振,许昌企业收获了哪些红利?

  聚焦产业——许昌制造与德国品质“握手”

  这里,是位于许港产业带的大森机电有限责任公司。这家国内最大的槽道设备生产企业,并购了凿岩钻探装备制造知名企业、欧洲市场排名第二的德国GTA集团,在技术和管理上“接轨”国际一流。

  “它们的生产线,全部采用机械手、机器人,做到了精准高效,这对我触动很大。”7月15日,大森机电董事长赵晓东说,眼下,企业正按照德国工业4.0的标准,谋划在长葛建设新的厂区。

  这里,是位于长葛市大周产业集聚区的河南晟丰科技有限公司。全长120米的不锈钢六连冷轧生产线,融合了德国西门子TDC智能化轧钢系统和德国西马克公司技术,成为全省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不锈钢冷轧生产线,从开卷、上料到轧制、成型,全都由电脑智能控制。

  “这条生产线属于集成创新,加工0.3毫米厚的不锈钢卷材能实现一次成型,更加节能环保。”晟丰科技董事长庞国伟介绍,以前生产线需要100多人流水作业,现在5个人就能轻松操控。

  …………

  德国与许昌,相隔万里,却在相互合作中日益增强了“互引力”、织密了“联络网”。

  百菲萨、舒尔茨、克莱斯、阿玛松、奥托容克、史太白等50多家德国企业和机构先后40多次来到许昌,许昌经贸代表团10次大规模赴德交流,120多家有实力、有意愿、有基础开展对德合作的企业赴德考察,开展交流合作。

  许昌市人民政府与德国帕希姆机场管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重点发展跨境商贸物流产业;豪丰农业机械公司与德国克拉斯农机公司强强联手,开展技术合作;森源集团与德国魏德米勒公司签订战略协议,在核电领域深度合作……

  当“德国质量”与“许昌速度”完美“嫁接”,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和德国技术走进许昌,让许昌的中德合作好戏连台。

  增强引力——打造中德合作的城市名片

  2018年2月,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获工信部批复同意,成为全国第八个、全省首个获批的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标志着许昌对德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大胸怀谋划大跨越,大手笔开启大格局。

  在空间布局上,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的总体布局为“一体”“两核心”“三辐射”:“一体”即许昌市许港产业带,以其“强磁场”效应,推动着许昌与郑州航空港区形成产业互补和协同发展的新增长极;“两核心”包括长葛市中德再生金属生态城、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三辐射”即辐射禹州、鄢陵、襄城三地。

  在建设原则上,许昌牢牢把握“四个坚持”:坚持高质量、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坚持资源集约和环境保护为重,坚持生产和生活功能并重,坚持市场化运作和政府引导有机结合的建设思路。

  在战略定位上,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致力打造国际智能制造之都、中德再生金属循环利用基地、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示范推广中心、中德先进制造创新合作中心。

  在发展重点上,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着重加强与德国等欧洲知名企业合作,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新材料及健康养生4大产业13个细分领域。

  如今,伴随着许昌对外开放的步伐越迈越大,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发挥出强磁场效应,成为中德合作的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仅去年一年全市对德合作签约项目23个,落地项目10个,达成合作意向27个,制造业项目占比超过“半壁江山”。

  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成立以来,许昌先后承办了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系列活动——中德企业合作论坛、第六届中德城镇化研讨会、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活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主题论坛等一系列活动。许昌市与德国拉恩迪尔区,长葛市与哈尔恩明克市,魏都区与伊达尔奥伯施泰因市先后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

  许昌能在对德产业合作中抢得先机,在于自身的实力和底气。许昌工业竞争力排名全省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位居全省第二,民营经济领跑全省,对接“德国制造”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鲁道夫·沙尔平战略咨询交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德国国防部前部长鲁道夫·沙尔平先后19次来许昌考察交流。他在接受采访时连声赞叹:“在我们与许昌的合作中,许昌市政府展现了很高的开放度和透明度,许昌企业展现了非凡潜力,相信双方未来合作的空间会更大。”“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为许昌市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提供了重要载体,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提供了新引擎、新动力。”许昌市委书记胡五岳说。

  拓宽领域——提速扩容实现开放共赢

  今年4月,在许昌第十三届三国文化旅游周举行期间,许昌市与德国欧绿保集团签订垃圾处理合作协议,使2019年全市对德合作签约协议达到13个。

  自2016年许昌市启动中德合作首个项目以来,许昌市对德合作持续提速扩容,一出出“好戏”频频上演。

  ——搭建了合作平台。许昌市注重发挥平台辐射面广、带动作用强的特点,打造投资贸易、技术转移合作平台。位于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森尼瑞公司与全球最大技术转移机构之一——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合作,设立施坦贝斯(许昌)产学研公共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服务。

  ——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许昌市引进德国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理念,嫁接许昌再生金属、电力装备等先进制造产业,提升技术水平,助力转型升级,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提升了职业教育水平。许昌市学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加强对接交流,提升职教水平;许昌学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与达姆斯塔特应用科技大学,许昌电气职业学院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在职业教育方面合作,定期开展研学交流活动。

  ——促进了对德贸易发展。许昌市不断开拓德国等欧洲市场,着力加强进口,实现双向贸易互动平衡;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昌亚丹生态家居有限公司分别进口德国新能源、板材加工设备,提升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能力;河南德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奔驰设计公司签订5亿元人民币产品出口协议,借德国企业品牌和渠道,实现汽车轮毂产品对德国大众、宝马等公司的出口。

  ——推动了友好城市合作。许昌市以经贸合作为纽带,增强互动交流,推进与德国友好城市在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国际交往的“朋友圈”更加广泛。

  合作共赢,蓄势谋远。3年多来,双方合作领域逐渐由经贸拓展至科教、文化、城市建设、健康养老等多个方面,“人文相亲”让深化合作有了更强黏合度。由于对德合作成效显著,许昌市成为2018年度对外开放工作先进省辖市。

  打造典范——构建对德合作新格局

  今年2月28日,许昌市政府与鲁道夫·沙尔平咨询顾问(北京)有限公司续签了3年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积极组织许昌与德国企业的对接合作,建立许昌与德国经济组织和政府机构的经贸联系,促进中德生产型、服务型行业合作,提升许昌在德国乃至欧洲的影响力。

  为强力推进对德合作工作,许昌市专门成立了对德经济技术合作领导小组,围绕全年“落地20个项目,签约20个项目、达成20个合作意向”的目标,在政策制定、产业引导、平台搭建、项目服务等方面持续用力,出台了《关于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设立了总额10亿元的企业“走出去”专项资金,从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境外考察等方面,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国门、开放共赢。

  在项目跟踪服务上,许昌市一方面加强项目发布推介,积极与德方优质资源对接,争取签约一批高质量的对德合作项目;另一方面,对已签约的项目和达成的意向,逐一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属地责任,加强项目跟踪服务,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实。同时,许昌市不断完善对德合作服务机制,加大对企业家的培训力度,持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涉外交往能力,并严格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为企业股权投资、购买技术设备、获取技术授权等提供支持。

  “今年是许昌对德合作领域拓展与深化的重要一年,我们要致力打造中德合作典范,全力推动对德合作向纵深发展,构建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德合作新格局,为我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增进与德国乃至欧盟合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创造中德合作的鲜活经验。”许昌市市长史根治说。

  “世界是平的。”站在新的起点上,许昌市将唱响开放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营造更加广阔的对德合作空间,开拓创新,拼搏进取,迎接开放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记者 董学彦 王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