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卓越拔尖人才,河南怎么做?昨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我省日前印发一揽子“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实施方案”,为新工科、农林、医生、新闻传播等四大类卓越人才教育培养划定5年目标,明确重点工作。
工程师
探索建立未来技术学院 校企共建共管现代产业学院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实施方案》提出,经过5年努力,在全省建设一批产业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新课程、多主体共建的产业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紧密的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等,培养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专业教师,一批工科专业点通过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全面提升我省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能力。
创新工程教育教学组织模式,我省将推进分类发展:支持不同类型高校参与新工科建设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系统推进综合改革。根据《实施方案》,我省将打破传统的基于学科的学院设置,在科研实力强、学科综合优势明显的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面向未来发展趋势在若干领域探索建立未来技术学院;在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理工科高校,面向产业急需建设10个与行业企业等共建共管的现代产业学院。
另外,鼓励高校建设校内准工厂化的综合型实训基地和集中独立的“大工程教育”实践共享平台,推进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工程人才;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发展新兴工科专业,孕育产生交叉专业,建设200个省级一流工科专业;建设600门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省级线上线下新工科课程,建设100个新工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探索实施工科大学生实习“万人计划”,认定50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农林
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 试点免除农科专业学费
《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加强农科教结合,建设一批适应农林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涉农新专业,建设河南优势、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农林专业,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流农林人才,经过5年努力,新农科建设全面启动,农林教师队伍能力与素质全面提高,农林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明显增强。
重点举措包括:优先发展高等农林教育,加大对河南农业大学等以农为优势特色高水平大学支持力度;提升农林专业建设水平,瞄准农林产业发展新业态新需求,建设20个左右省级一流涉农、涉林专业;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推动“互联网+农林教育”,建设30个左右省级农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推出50门左右省级农林线上线下精品课程;支持涉农高校和中国农科院驻豫科研机构、各地市农林研究院(所)深度合作,建设10个左右省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合作育人示范基地;支持涉农高校与农林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建设15个左右省级农林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等平台,建设20个左右省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支持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级农林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立项,建设3个左右省级农林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医生
加快紧缺人才培养 严控临床医学类专业单招规模
《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加强医教协同,经过5年努力,以“5+3”为主体、以“3+2”为补充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建立。
根据《意见》,我省将完善医学类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探索构建专业人才需求监测预警系统,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拓宽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主动适应医学新发展、群众健康服务新需求、健康产业发展新要求,加快建成20个左右一流医学专业,推动医科与工科、理科等多学科交叉融通,前瞻性布局新兴医学或医学相关专业。助推健康中原建设,服务河南民生发展的重大需求,加强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建设,加快健康服务、全科医学、儿科医学、精神医学、老年医学等紧缺人才培养。
另外,加强全科医学教育,构建覆盖诊疗全过程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体系,培育建设20个左右省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建设20个左右省级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用新技术共建共享优质医学教育资源,培育建设50个左右医学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50门左右医学线上线下精品课程。
《意见》明确,严格控制医学院校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单点招生规模,逐步减少专升本临床医学类专业招生数量,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省内外逐步实现一本招生,扩大“5+3”一体化培养模式硕士研究生招收规模,到2020年,“5+3”模式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原则上从全日制5年本科毕业生中招收。
新闻传播
增设1至2所部校共建高校 培养国际新闻传播预备队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实施方案》明确,经过5年努力,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打造一批国内一流、中原特色的新闻传播专业点,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尤其是讲好河南故事、传播河南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实施方案》提出,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重点建设3个省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分批开展新闻传播专业骨干教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题培训,五年内覆盖所有专业点。强化实践育人,依托中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教育基地,建设10个省级新闻传播实践育人项目,确保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建设10个省级一流新闻传播专业点,打造50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新闻传播专业课程,增设5个省级新闻传播融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20个省级新闻传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加快培养全媒化复合型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
根据《实施方案》,我省将增设1至2所部校共建高校,支持高校与新闻单位共建20个省级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实施方案》还提出,主动服务对外开放战略,探索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新时代国际新闻传播“预备队”和“后备军”。包括在郑大、河大开展国际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试点,建立完善“全媒体+国际+外语”课程体系,加强“国情教育+国际视野”的社会实践和国际交流;探索与境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模式,选派优秀学生赴境外高水平大学交换学习、短期研修和参加国际会议。 (记者 张竞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