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地铁服务先锋队在客运高峰期疏导交通。本报记者王铮摄
志愿者在开幕式现场为观众做引导服务。本报记者王铮摄
开幕式结束后,志愿者在清理会场。本报记者邓放摄
9月8日晚,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河南郑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开幕。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杨致文摄
从乘车点到座席区无缝衔接,不管是代表团运动员还是观众,无论是迷路、口渴、想拍照、求解说,9月8日的郑州奥体中心内外,只要需要帮助,一抬眼就能看见那抹暖心的志愿红。
9月8日0时
奥体中心志愿者之家后勤保障支队
4万个分装完毕的观众包整齐地摆放在志愿者休息区的蓝色地毯上,静静等待天亮后被运送到开幕式体育场。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对于开幕式后勤保障支队的247名志愿者来说,已是司空见惯。为这些天的演练保障供水,他们曾创下过150人10分钟搬水1000件1.5万瓶、人均日行4万步的“壮举”。
9月8日9时
奥体中心体育场全体开幕式赛会志愿者
阳光明媚,碧空如洗,奥体中心从沉寂中苏醒,逐渐热闹起来,等待着迎接建成后的第一次正式检阅。2932名开幕式赛会志愿者着装统一,精神抖擞,在奥体中心内集结完毕,共同完成所有座席区观众物资摆放任务。
9月8日15时
电厂路公交站集中乘车点乘车引导服务队
“每一位乘车志愿者的紧密配合和正确引导,是观众准时到达奥体中心的重要保证。”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赵雅欣在等着迎接自己负责的乘车队伍,年轻的面孔神采飞扬,“此时的我站在阳光下等待着观众们的到来,就像是观众期待开幕式的到来一样满怀激动。”
9月8日16时
奥体中心东安检口社会观众引导支队
河南农业大学的郭文萱负责社会观众引导服务工作,经过多次礼仪训练和实战演练,她和她的伙伴们能够非常自然地以最标准的动作、最亲切的话语和最灿烂的微笑来展现赛会志愿者的风采。“欢迎光临奥体中心,请大家注意脚下,小心台阶,跟随前方志愿者指引,以防掉队。”因为观众多,她们要不停地大声重复,“虽然嗓子很干,身体很累,可当我看到观众对我们的服务竖起拇指表示认可,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9月8日17时
运动员进场通道志愿者服务站
郑州大学新闻系的牛滢笔直地站立在北门内志愿者服务站,为观众指路、送水。这个笑起来眉眼弯弯的姑娘对记者说:“我们的服务站点离北门最近,代表团和运动员进场第一眼就能看见,我们要以最好的状态面对每一位观众。每次上岗的时候我都能听见场内的音响声,能感受到现场的热烈气氛,虽然我们都很想去场内看一看开幕式的盛况,但是我们不会离开自己的岗位。开幕式可以看电视重播,服务盛会的机会可能只有这一次,希望我们的微笑和服务能让到达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郑州的热情。”
9月9日0时
开幕式志愿服务联络群内
夜已深,志愿服务指挥部协调联络员霍然仍在细致地挨个询问和统计志愿者乘车返校情况,确保14所高校的2932名开幕式赛会志愿者全部安全返回。这些天来,参与开幕式的每名成员都竭尽全力,虽然超负荷运转也绝不叫苦喊难。
这是属于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赛会志愿者的“十二时辰”,也是服务本届全国民族运动会7000名赛会志愿者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开幕式序曲奏响,在赛会期间的每一天,在被需要的每一处,赛会志愿者那抹标志性的志愿红,将化作一股股暖流,温暖每位来郑宾客的心!
9月8日23时
奥体中心南门座席服务支队
夜已深,灯光暗下,奥体中心内逐渐恢复宁静,座席服务支队的656名志愿者协助打扫完观众席卫生,排着整齐的队伍最后一批有序撤离。作为开幕式上任务量最重、岗上服务时间最长的一个支队,这些志愿者的脚步虽然已略显沉重,但一张张年轻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而满足的笑容。
河南中医药大学的牛汀和外场志愿者牛滢是一对双生姊妹花,她略带遗憾地告诉记者,虽然同为开幕式志愿者,但由于分在不同支队,她几乎从没在现场遇到过姐姐牛滢。“我们座席支队要负责引导观众入场就座,结束后引导观众有序离场,清理现场垃圾后才集中乘车返回学校。姐姐在场馆外的志愿者服务站,我在场内,我们互相加油,一起努力为赛会服务。”
9月8日20时
体育场E113猫洞定点服务支队
河南工业大学的罗国成站在距离开幕式演出现场最近的地方,却没有往舞台多走一步,多看一眼。身为定点服务支队的成员,场内的热闹精彩与他们无关。他们身姿挺拔,信念坚定,对体育场内所有区域、通道、猫洞位置熟稔于心,全力做好定点引导服务,为观众指引最近、最快、最安全的路线。
9月8日19时
各代表团方阵候场区礼仪服务支队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志愿者主要负责接待和引领各少数民族代表团。为了让代表团可以顺利地演出和走场,这些志愿者不仅要提前熟悉各条路线,还都自发地学习了解自己负责的代表团的民族风俗习惯,希望可以给远方的客人带来更好的体验。学生赵千爽表示,“我们下定决心,要把礼仪队打造成一支精良的队伍,让来宾记住郑州、记住河南,为家乡增光添彩。”(记者 何可 通讯员 杨颖靓)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