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进新时代】郑州绘就七十年出彩画卷

2019-09-30 16:53:02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责编:石丽敏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报道(赵永杰):9月29日上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河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郑州专场在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郑州市委副书记、郑州市人民政府市长王新伟介绍了70年来郑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郑州入选世界城市100强

  王新伟介绍,郑州坚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以改革创新的执着、披荆斩棘的坚毅、勠力同心的干劲,跑出了郑州速度、唱响了郑州强劲音符。2018年,郑州市生产总值达10143.3亿元,财政收入达1152.1亿元,城镇化率达73.4%,常住人口达1013.6万人。

  目前,郑州航空港实验区、自贸区郑州片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大数据综试区五大国家战略叠加落地;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路”打开了联通世界的大门。2018年,郑州航空港实验区进出口总额突破500亿美元,占全省的62.8%。郑州首次进入“世界城市100强”、“亚洲城市50强”,晋身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12城市,居中国发展潜力百强城市第11位,成为全国第8个市场主体超百万的城市。目前,郑州国内外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持续提升,引领中原崛起的“龙头”越昂越高。

  区域交通从“十字交汇”聚变为“三网融合”

  70年来,郑州走出了一条“因交通而兴,因交通而优,因交通而强”的跨越之路,凭借航空、铁路、公路“三网融合”,奠定了全国大局中的“郑州位置”,形成了郑州独特的“区位+枢纽”优势。

  2018年,郑州被确定为全国12个最高等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以郑州为核心的“两环多放射”高速公路网、“三横八纵”国省干线公路网通达全国,2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和市场,2小时高铁圈覆盖4亿人口的生活和消费。郑州市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57.5公里,位居全国前列;中心城区“两横两纵+环线”快速路网基本形成;都市公交实现全域通达、无缝换乘,客运总量达9.4亿人次。

  2013年,郑州迈进地铁时代,轨道交通运营及在建里程突破300公里,“轨道上的郑州”正由蓝图变为现实。

 地理坐标从“内陆腹地”嬗变为“开放高地”

  郑州市坚持“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原则,闯出了“不靠海不沿边、一条跑道飞蓝天”的内陆开放之路,在世界版图上标注了“开放郑州”的鲜明特质。

  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郑州—卢森堡枢纽延伸辐射,覆盖23个国家近200个城市。2017年以来,郑州机场客货运规模持续保持中部“双第一”,南美车厘子、澳洲鲜牛肉、荷兰鲜切花从郑州走向全国,折射出买卖全球的蓬勃活力。

  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快。郑州首创“一单到底、物流全球”多式联运,中欧班列(郑州)“去14回10”满载运营,班列遍布24个国家126个城市,国内集货覆盖四分之三省份,货值货重等综合评价指标全国第二。

  “网上丝绸之路”越来越便捷。郑州全球网购商品集疏分拨中心基本建成,跨境电商“1210”模式全国推广,打造了家门口的“世界商超”。2018年,郑州市跨境电商交易额位居全国第三,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跨境电商的“领跑者”。

  “海上丝绸之路”越来越顺畅。郑州与青岛、天津等港口无缝衔接,依托铁海、公海联运形成内陆“无水港”。目前,郑州拥有药品、粮食、进境水果、肉类、冰鲜水产品、汽车整车、国际邮件等9个功能性口岸,是功能性口岸最多、种类最全的内陆城市。

 产业结构从“一产主导”质变为“三产拉动”

  王新伟说,郑州坚持转型驱动,产业结构从“一产主导”质变为“三产拉动”。目前,郑州形成了“一产提效、二产转型、三产做优”的新格局。2018年,郑州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1.4:43.9:54.7;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74家全球500强企业落地郑州。

  目前,郑州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铝及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品牌服装及家居制造等七大主导产业和现代金融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旅游等服务业支柱产业;郑州正在加快培育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2个五千亿级集群,新材料、铝及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3个三千亿级集群,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5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郑州积极引进企业、平台、人才、机构“四个一批”,大力推动质量、效率、动力 “三大变革”,郑州制造、郑州品牌加速走向世界,智能手机产量约占全球1/7,宇通客车产量约占全球1/8,速冻食品约占全国60%以上市场,中铁盾构的异形盾构技术领跑国际,郑商所期货交易的“郑州价格”影响全球,带动郑州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手机)生产基地、最大的客车研发生产基地、最大的盾构生产制造基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