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特色 河南打造开放创新“靓丽名片”

2019-10-28 09:13:23  来源:大河网  责编:石丽敏

【要闻-文字列表+摘要】【河南在线-文字列表】【移动端-文字列表】彰显特色 河南打造开放创新“靓丽名片”

大院大所大企业重大科技成果对接洛阳专场合作项目签约。洛阳市科技局提供

  【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洛阳专场】

  对接产业技术需求引领经济转型发展

  大院大所大企业重大科技成果对接专场举行

  大河网讯(河南日报记者田宜龙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雪娜通讯员张炜姚同伟)对接产业技术需求,引领经济转型发展。10月26日,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十大专场活动之一——大院大所大企业重大科技成果对接专场(以下简称“洛阳专场”)在郑州举行。

  来自海内外的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国际宇航科学院鲁宇院士、中国工程院樊会涛院士分别围绕航空制造业、航空产业作主题报告。19个项目现场签约,涉及创新平台、技术开发、创投基金、产业化合作等领域,签约总金额近27亿元。

  在洛阳专场活动上,“中科寒武纪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项目成功签约,合作三方将围绕洛阳市现代创新体系构建和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在洛阳建设人工智能计算平台、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等,大力发展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中部地区人工智能人才与技术创新高地,助推洛阳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在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开幕式上,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瑞士ABB(中国)有限公司签署“2300mm单机架冷轧机电气控制系统”揭榜攻关项目,集成创新研制适合国内客户需求的高端铝合金连续退火生产线。洛阳市政府同大连理工大学签署“大连理工大学(洛阳)先进材料与装备产业创新研究院”项目,深入续写“院士洛阳行”后半篇文章。

  此外,在重大关键技术需求国内外揭榜攻关专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展示推介专场上,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洛阳现代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洛阳建龙微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4项重大技术需求分别被英国、德国、美国公司和吉林大学成功揭榜,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东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签署重大科技成果合作项目。洛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洛阳市将持续推进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精心筹备、高质量举办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2019中国(河南)直通硅谷创新创业大赛、中欧(洛阳)工业设计大赛等品牌赛事,让开放创新的大门越开越大,吸引更多的高端创新资源向洛阳集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走稳走实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路子。

  【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新乡专场】

  紧盯高校院所催化科技成果

  第二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搭建产学研交流展示平台

  本报讯(记者李虎成通讯员孙大龙)10月27日晚,记者从新乡市科技局获悉,新乡市在本次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期间共征集各类科技成果448项,企业技术需求308项,科技成果及技术需求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展现出了新乡市蓬勃的科技实力和创新活力。

  10月25日,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系列专场第二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在新乡举行。通过“展、会、赛、奖、演”五大板块,搭建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交流展示平台,与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海内外高校院所专家学者以及投融资机构广泛接洽,签约科技合作项目141项,总投资额403亿元。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多个产业领域。

  新乡市高度重视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筹备工作,深入企业调研技术需求,全面梳理近年来该市的科技创新成果,主动外出对接、拜访专家学者,引导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开展务实合作,积极推动新乡市重点企业在大会上向全国展示。

  新乡市依托该市科技型企业及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共推荐参会嘉宾33人,成功邀请了丹麦、乌克兰、白俄罗斯、澳大利亚的5位外籍院士及2位外籍专家参加了大会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上共签署合作项目18项,其中新乡市成功推荐上台签约3项,分别为: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与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院士团队的“水稻研究领域人才合作”项目、河南生物育种中心有限公司与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的“花生主要病害抗性挖掘及重要农艺性状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研发”项目及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与恒大新能源集团的“轮毂电机研发中心建设及高效、节能、轻量化轮毂电机产业化”项目。该市还成功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展示推介专场”签约科技合作项目1项——河南熔金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的“高性能金属铝—莫来石—刚玉系列滑板的绿色制造技术”项目。

  本次大会,新乡市共推荐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二研究所、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市百合光电有限公司等8家科技型企事业单位参展,展出了“百农207”小麦、新型电池正极材料、轮毂电机等一大批高科技成果,引来大量观众驻足。企业通过大量文字、图片,展示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乡片区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也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新乡“创新之城”的崭新风貌。

  【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焦作专场】

  汽车零部件产业先进技术成果发布及对接专场举行

  签约项目17个合同金额52.05亿元

  本报讯(记者陈学桦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成安林)10月26日下午,由省科技厅、焦作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汽车零部件产业先进技术成果发布及对接焦作专场在郑州举行,海内外高校院所专家学者和投融资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及企业负责人参加活动。现场共发布科技成果320项、发布技术需求222项,签订科技合作项目17个,合同金额52.05亿元。

  会上,俄罗斯阿斯绰公司、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2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发布了非充气轮胎和智能车轮、新能源汽车与节能热利用、子午线轮胎关键生产技术数字化分析与应用等320项成果。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原吉凯恩气缸套有限公司等焦作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布技术需求222项。

  会议促成了中内凯思汽车新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与福建三明学院签约高效发动机钢制活塞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签约氟硅酸钠流态化制备氟盐新技术研究、焦作科瑞森重装股份有限公司与东北大学签约智能化散料输送成套设备等17个科技合作项目。

  据了解,焦作市委、市政府积极搭建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建立科技开放合作和成果转移转化长效机制,构建国内外高水平技术成果库、高层次专家库和重大技术需求库“三个核心数据库”,建设大会云服务平台。

  焦作曾是全国著名的“百年煤城”和老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现已形成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等十大产业,连续六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焦作市市长徐衣显说,该市致力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发展,积极引进和转化科技成果,打造了风神轮胎、中原内配等一批行业龙头,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116家,工程胎、气缸套、凸轮轴、汽车锻件等产品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现已形成轮胎、发动机总成制造、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等五大品系5000多个规格品种,是国家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

  【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许昌专场】

  装备制造先进技术成果发布及对接专场举行

  签约项目14个达成合作意向19个

  本报讯(记者董学彦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烜)许昌中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与韩国现代重工业控股株式会社签订年产1000台套工业机器人项目合作协议,总投资2亿元;许昌市政府与北京理工大学签约,共建北京理工大学河南阻燃材料研究中心……10月26日下午,由省科技厅、许昌市政府承办的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装备制造先进技术成果发布及对接专场(许昌专场)在郑州举行,现场共签约项目14个、签约金额20.11亿元,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19个。

  会议现场,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发布了20多项先进制造技术成果,中科院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容川等嘉宾围绕“智能制造的技术趋势”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分享,与会人员围绕电力装备、先进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进行了洽谈对接。

  “开放带来进步,我相信通过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交流,河南将进一步拓宽对德合作的通道,取得更丰硕的发展成果。”多次来到河南的鲁道夫沙尔平战略咨询交流股份公司董事长鲁道夫·沙尔平表示,双方合作以来,他深深感受到河南上下目标明确、态度开放、执行力强,双方合作具有坚实基础和良好前景。

  许昌市装备制造业具有雄厚实力,2018年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特别是近年来,许昌市开放带动与创新驱动“两翼并举”,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

  许昌市市长史根治在介绍市情时说,许昌市规划了总面积37平方公里的中德(许昌)产业园,获批建设全国第8个、全省首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用“许昌速度”对接“德国质量”。目前,全市已累计签约对德合作协议85个,其中31个项目已落地。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许昌市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全市企业已与国内外300多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每年转移转化先进技术成果500多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