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报道:2019年以来,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侯集镇党委坚持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深入实施“融合党建”工程,把党建责任与发展目标密切融合,创新党建引领产业扶贫新模式,有效破解产业扶贫难题。
党建引领闯新路
根据全镇产业发展实际,舞阳县侯集镇党委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按照“党委协调、支部推动、党员带头、贫困户参与”的工作思路,探索建立侯集镇“产业发展党委”和“产业发展党支部”,全力谋划和推进扶贫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在镇产业发展党委的积极推动下,该镇已建立闫刘芦笋种植和西小张葡萄种植两个党支部,成功打造了“共富初心园”闫刘芦笋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产业发展党委+产业发展支部+产业基地+贫困户”产业带贫模式。
“四位一体”聚合力
在“共富初心园”芦笋种植扶贫示范基地建设上,该镇采取镇班子成员联村、支部书记包户、党员带贫帮扶、贫困户参与产业的发展路径。支部研究出思路,确保发展方向不偏,突出“引”;发动党员大户做贡献,提供信息技术、生产资料、销售渠道,突出“帮”;与企业或大户签订带贫协议,推动形成稳定利益联结,突出“带”;引导贫困户深度参与,认领大棚进行生产经营实现长期收益,突出“干”,形成层层引导发动、共促产业发展强大合力。
破解难题促转变
“共富初心园”的创建,有效破解了四个难题:一是破解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难题;二是破解贫困户利益联结的难题;三是破解返乡创业人士有市场、有技术、缺资金的难题;四是破解社会评价和满意度的难题。同时,该园实现扶贫“三个转变”:一是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二是由一人被动干向全家争着干的转变;三是由短期增收向长期稳定受益的转变,探索出了一条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自主发展脱贫致富的成功路子。
总结推广扩规模
借鉴打造“共富初心园”芦笋种植扶贫示范基地的成功经验,侯集镇按照稳扎稳打、规模扩张思路,采取“支部+金融+产业+基地+贫困户”模式,34个行政村都依托现有产业建立了产业扶贫基地,其中建立200亩以上瓜蒌产业扶贫基地3个;100亩以上芦荟、芦笋和大棚蔬菜产业扶贫基地各1个;500头以上肉牛养殖产业扶贫基地1个;6000只肉羊养殖产业扶贫基地1个。在此基础上,根据各村产业发展实际,按照“成熟一个、嫁接一个”的发展模式,该镇逐步建立花生种植、黑斑蛙养殖、小龙虾养殖、蔬菜种植、海棠种植等产业发展党支部,引领产业扩规模、打品牌、增效益,并进一步提档升级,打造侯集镇特色产业园区,着力推动全镇产业发展、群众有效增收和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为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农村繁荣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文 胡文斌 张大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