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报道:搬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近年来,平顶山市鲁山县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收获着同样的喜悦。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鲁山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深山村多,脱贫任务相当艰巨。鲁山县委大力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加强干部保证、产业支撑和组织保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
瞄准靶心,选派精锐驻村
鲁山县委坚持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干部培养锻炼的主阵地、展示才华的竞技场、培养选拔的主渠道,选派干部下沉农村,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精准发力,挂图作战。
该县许多党员主动请缨驻村,第一时间把党组织关系转到村,在脱贫战场检验入党初心。县委组织部选派优秀干部充实农村一线。目前,全县共选派驻村工作队518个,中央、省、市、县选派第一书记234名,达到每村至少有3名机关干部驻村。
谋划产业发展,推动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活跃在基层的驻村干部,带来了新思路,也带来了新变革,成了脱贫攻坚的“尖兵”、“先锋”。
做实产业,增加集体收入
“我们建了45个灭菌棚,租给种植户使用,再加上光伏电站的收入,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20万元左右。”鲁山县土门办事处庙庄村党支部书记郭冠介绍说。
鲁山县委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特别是贫困村的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脱贫、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大扶持,强化监管,典型引路,推动村集体经济加快发展。目前,全县555个村(社区)都发展了村集体经济项目。
瓦屋镇上竹园寺村充分发挥本地山林资源丰富优势,采取党员干部群众投资入股方式创办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利用荒坡建成光伏电站,整合空闲土地建成扶贫车间对外租赁,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长,持续壮大。“去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今年,有望突破40万元大关。”村党支部书记雷战河介绍。
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鲁山县委坚持以“打造高质量红色引擎,挺起脱贫攻坚主心骨”为思路,积极探索实施“党建+产业”、“产业党组织+产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围绕特色种养、旅游观光、农家乐等产业链,成立1个产业党总支、65个产业党支部、600多个产业党小组,带动1.2万名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建强堡垒,引领乡村振兴
农村发展强不强,全靠支部领头羊。县委坚持“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理念,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无缝对接,围绕建强支部战斗堡垒,开展“基层党建红旗村、脱贫攻坚红旗村、产业发展红旗村、美丽村庄红旗村”创建活动,打造“红色引擎”。同时,该县从严肃组织生活抓起,研究出台基层党建“十项制度”,每月开展“集中学习日”、“主题党日”等组织活动,把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该县每年开展“五优乡镇”、“五佳县直单位”、“五面红旗村”、“五星家庭”、“五型干部”、“五好党员”等评选活动,与绩效报酬、评先选优和干部选任挂钩,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张良镇杨李沟村党支部组织带领党员群众新建“孝道园”、“乡愁园”、“农耕园”等主题公园,开挖小池塘,种上莲藕和睡莲,放养白鹅和花鸭,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游玩、拍婚纱照。
地处大山深处的团城乡花园沟村,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旅游资源丰富,但山路崎岖,“藏在深山人未识”。2018年,该村党支部发挥生态优势,引入旅游公司,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打造特色民宿,引爆了乡村旅游,也圆了村民的“脱贫梦”。(文 师红军 郭祥昭)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