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顶山市郏县周沟村”第一书记“吴景超:让老百姓真正“牛”起来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20-03-27 14:19:51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报道:“咱现在消了毒再进去,在咱贫困户眼里这些牛可都是金疙瘩……”阳春三月,在平顶山市郏县李口镇周沟村红牛养殖场,一排排整齐的牛舍干净整齐,牛儿在悠闲地吃草,几只还没满月的小牛犊在单独的牛舍里拱在母牛怀里吃奶。“你们别看这牛犊刚生下没几天,它们可是这批牛中的‘福二代’。”平顶山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驻该村的“第一书记”吴景超介绍说。

  周沟村位于李口镇西南一隅铧角山下的一个“旮旯儿”,2014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该村饲草丰富,野苜蓿、野豌豆等豆科牧草随处可见,发展养殖业得天独厚。2019年,在对口帮扶单位平顶山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吴景超申请“第一书记”项目资金20万元,加上平顶山市烟草公司捐的90万元建设了26亩红牛养殖场,又通过县财政补贴50万元购买红牛50头。吴景超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讲解有关政策,动员群众参加养殖合作社。根据贫困户贷款需求和产业发展贷款需求,经过申请、申报、审核、备案等程序,为贫困户申请到贷款,想方设法解决脱贫致富的资金问题,抓好红牛产业发展,增强产业扶贫带贫效果。

  “头如罐,眼如蛋,耳如扇,毛如缎,龙门角真好看,叫唤一声能听二里半,前胸放下斗,后档放下手,老虎脖子石磙腰,木偶蹄子白尾梢。”这是平顶山当地人对郏县红牛的形象描述。随着红牛养殖产业的壮大,牛粪的数量也开始增加,从牛粪里“淘金”,又成了最大的亮点,利用种养结合走生态循环养殖的方式,现在已成为烟农与养殖户的共识。

  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增义指着远处的空地说:“那块儿就是养牛场处理牛粪的地方,经过平顶山市烟草公司烟叶生产技术中心的农艺师何晓冰检测,经发酵处理后的牛粪,除含氮、磷、钾素较多外,还含有部分微量元素,有机质含量也丰富,施到烟地里,不仅可以改善烟株生长状况,而且可以协调叶片对养分的吸收,烟叶烤后油分足色泽鲜,内在化学成分协调,评吸效果好,另外常年施用牛粪,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效果显著。现在就有人预订牛粪了,在种烟大户眼里这可是‘金蛋蛋’。”

  “我们的设想是通过两三年的努力,让养牛业带动林果业发展,这里是平顶山的后花园,到时候,市民可以领着孩子参观‘中国第一炕房博物馆’,看一看‘烟王亭’,了解一下农耕文化,到百果园采摘,品一品农家饭,尝一尝地道的郏县红牛肉。通过红牛养殖,为每个贫困户建一个搬不走的固定‘银行’,让老百姓真正‘牛’起来。”吴景超满怀信心地说。

  周沟村贫困户程广志笑着说:“我们村是山区村,原来没个正路,群众想下山办事都沿山转,山下的人都说我们是‘山顶洞人’,自从市烟草公司给我们派来了‘第一书记’吴景超,修了路,安装了路灯,修建了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和林果采摘园,现在又出资给俺建了养牛场,我们现在的日子就是‘吃着甘蔗来上楼,步步甜来步步高’!”(文 徐汝平 王自行)

责编:石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