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城市文化底色 让郑州文化“立”起来“活”起来

2020-05-06 09:02:33  来源:郑州日报  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奏出铿锵交响曲 动听音符凝成诗 唱响时代的二砂组歌

【要闻-文字列表】【河南在线-文字列表】探寻城市文化底色 让郑州文化“立”起来“活”起来

曾经的郑州工业龙头二砂,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

【要闻-文字列表】【河南在线-文字列表】探寻城市文化底色 让郑州文化“立”起来“活”起来

夕阳下的二砂厂区有种沉静的美

  为国家中心城市培“根”铸“魂” 让郑州文化“立”起来“活”起来

  “郑中心”的文化底色 大型系列报道之十二

  核心提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兴文化”时强调,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史谓“天地之中”,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八大古都之一,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开启了郑州发展的“黄河时代”,为用好这些文化资源,用好这些“兴文化”的宝库与富矿,让郑州文化“立”起来“活”起来,更好地为加快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为国家中心城市培“根”铸“魂”,郑州日报推出【“郑中心”的文化底色】大型系列报道。今天刊发《唱响时代的二砂组歌》。

  在老郑州人记忆里,“西郊”是郑州工业文明的摇篮,这里不仅分布着郑州多家棉纺厂,还雄踞着第二砂轮厂、郑煤机、郑州电缆厂、郑州印染厂等多个大型工业企业。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90年代左右,这些企业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高高挺起郑州工业的脊梁,向世界放射出“郑州制造”的夺目光芒。

  历史的长河,会在不经意间湮没很多曾经光辉灿烂的记忆;但蓦然回首,你却依旧能从那些保留下来的空旷厂房、机器设备,甚至静谧的厂区大道、葱茏依旧的树木中,重温那个火红时代的波澜壮阔,品味那段辉煌岁月留下的厚重文化积淀。

  火红5月,记者走进位于华山路的中国第二砂轮厂旧址,从一栋栋红色的包豪斯设计风格厂房中探寻郑州工业的时代印记,从这个写满沧桑的“国保”级工业建筑群中,挖掘工业文化遗产留给古都郑州的宝贵财富。

  光辉历程镌刻时代记忆

  岁月如歌,气势若虹。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国家将多个大型工业项目落子郑州,郑州工业奏响提速发展的激昂乐章。上世纪50年代,国家决定把纺织业建设重点放在内地原料产区,郑州成为全国重点发展的六大纺织工业基地之一。短短五六年间,郑州相继建成多个棉纺织厂,以及郑州印染厂、郑州纺织配件厂、河南纺织机械厂等配套企业,构成郑州纺织城的基本框架。

  与此同时,郑州电缆厂、二砂、郑煤机、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等一批大型重工业企业、科研机构拔地而起,编织出一条集机械设备制造、磨料磨具生产、研发等为一体的产业链。1955年,中央批准在郑州建一座热电厂,有河南电力工业“摇篮”之称的郑州热电厂从此启航。在很长一段时期,这些单位在棉纺、砂轮、煤机、电缆制造、电力等领域代表了国内先进水平,为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作为郑州工业的龙头企业,二砂,正是这首“工业大合唱”中的最动人音符。

  听说记者想要了解二砂发展历程,白鸽集团董事会秘书、办公室主任徐立宏递过来一本厚厚的《二砂厂志》。“ 二砂是原中国第二砂轮厂的简称,始建于1956年。”徐立宏告诉记者,二砂是原机械工业部直属的大型综合性磨料磨具骨干企业,也是国家当时在郑州投资最多、厂区面积最大、全国规模最大的砂轮厂。

  据《二砂厂志》记载,作为“一五”期间的重点工程,第二砂轮厂筹备处于1953年在武汉成立,同年9月迁至郑州。1954年11月,民主德国国营卡尔·马克思城工业设计院专家来到郑州,在原机械工业部设计总局第三设计分局配合下开始设计建造该厂。1956年8月1日,主厂房破土动工。1964年,建成投入生产。

  二砂的“横空出世”,使我国磨料磨具行业生产、研发能力大大增强。1968年,二砂试制成功厚度为0.15毫米的超薄橡胶砂轮,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1978年,二砂又试制成功直径达1600毫米的国内直径最大陶瓷砂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1985年底,该企业研发推出磨具新产品200多种,远销世界68个国家与地区。

  据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很长一段时期,二砂一直占据郑州工业龙头地位。作为中国最大的磨料磨具企业,二砂号称“工业的牙齿”,曾为地方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1993年,该企业将其生产性资产主体部分改组为白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月8日,该企业在深交所上市,成为河南省及国内同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进入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及多种因素影响,企业发展步入困境,经历了改组、上市、重组、更名等曲折历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