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运河文化遗产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0-05-07 12:49:25  来源:郑州日报  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携千年风华 续美丽传说 古老运河的活态传承

【中原文化-文字列表】郑州大运河文化遗产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大运河郑州段入选世遗,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中原文化-文字列表】郑州大运河文化遗产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经过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的通济渠索须河段风景宜人

  为国家中心城市培“根”铸“魂” 让郑州文化“立”起来“活”起来

  “郑中心”的文化底色 大型系列报道之十三

  核心提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兴文化”时强调,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史谓“天地之中”,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八大古都之一,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开启了郑州发展的“黄河时代”,为用好这些文化资源,用好这些“兴文化”的宝库与富矿,让郑州文化“立”起来“活”起来,更好地为加快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为国家中心城市培“根”铸“魂”,郑州日报推出【“郑中心”的文化底色】大型系列报道。今天刊发《古老运河的活态传承》。

  多年致力于文物及文化遗产保护的舒乙先生曾说:“长城是中国的脊梁,运河是中国的血脉,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某种程度来说,长城是矗立在荒山野岭的古董,是凝固的历史;而运河同样很古老,却还活着,还在发挥作用和发展。”

  大运河郑州段,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运河人家,孕育出运河两岸特有的民情风俗。千年风云变幻,自然更迭、战争的侵扰依然无法掩盖大运河郑州段的风姿。大运河现存河道索须河,水道丰盈、碧波荡漾,两岸绿草如茵、杨柳依依,隋唐时期的“隋堤烟柳”、明清时的“汴河新柳”等美景重现人间。不光是河道、河床等水工遗存保存完好,其附属遗产惠济桥雄姿依旧,相关文化遗产如荥阳故城城址、荥泽县城隍庙等各具特色,使郑州在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中别具一格。

  另一条伟大杰出的“母亲河”

  贯通我国南北的大运河,相传自大禹始,连绵至今,以广阔的空间跨度、巨大的成就、深远的影响力而成为文明的摇篮之一,为国家的统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另一条“母亲河”。

  “在航运轮船、铁道火车、公路汽车、航空飞机等现代化交通方式出现之前,人类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靠人力、畜力和自然力。而人力、畜力这些低效率的运输方式适应不了日益发达的商品经济,在风力和水力等自然力中,水上交通是唯一比较方便的运输方式。”郑州市文物局负责人这样解读中国运河文化的发端:中国大陆海岸线18000多公里,岛屿海岸线14000多公里,流域 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河流有5000多条,大小湖泊900多个,具有发展水运的优越自然条件。中国还是世界上水路运输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据记载,早在公元前2500年,我国先民就已经制造出舟楫从事水运,商甲骨文中已有“舟”字,在周朝,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已有较大规模的内河船。人类在利用天然的内河、湖、海航运的同时,很早就懂得挖掘人工运河,接通天然河道,扩大航运范围。

  东周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国竞相争雄称霸。公元前361年,魏国在郑州地区挖掘改造鸿沟,自黄河引水经荥泽、圃田泽至大梁,同时又沟通淮河北岸几条主要支流,构成黄淮之间的水上交通网络,形成了初步的漕运通道,鸿沟成为中国大运河之始。自大禹而后,夏都阳城、商都郑州、秦代三川郡、汉代重镇荥阳,这些都城要塞都与郑州在全国水路枢纽的地位息息相关,改朝换代的关键之战常常在郑州及附近展开。到了隋代,大运河的开凿进入鼎盛时期。

  “中国大运河属线性文化遗产,贯穿中国中东部地区,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三部分组成。隋唐大运河自洛阳始,过巩义到郑州北部的荥阳故城,向北凿永济渠通北京,向东南凿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达杭州,以郑州为中心点,呈扇形覆盖中国中东部,

  使中原文明顺水而行,传遍运河两岸、大江南北。”大运河文化研究专家认为,作为大运河水路枢纽的郑州,在推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促进各民族融合和国家大一统方面,功不可没。

  世界文化遗产璀璨夺目

  光彩夺目的运河遗产,与郑州古老的黄河文明、博大的嵩山文化在郑州这座城市交相呼应,丰富了郑州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六大遗址片区之一的文化内涵。

  2014年6月22日,作为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既是经济之河又是文化之河的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作为中国大运河的一段重要河道,也成为郑州的又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包括通济渠索须河段和通济渠惠济桥段。通济渠索须河段为现状河道,主要为城市泄洪排涝景观河道;通济渠惠济桥段经考古调查和局部试掘,确认埋藏于地下的河床、河堤遗迹基本保存完整。

  专家认为,大运河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血液,是城镇发展繁荣的催化剂,大运河郑州段作为中国北方地区自战国至明清运河开发利用史的见证,是在农业文明技术体系下的人类非凡创造力的体现。除了河道本身的考古价值,通济渠郑州段也是催生并见证郑州地区大运河开发、城市振兴、经济发展、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历史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两千多年前因郑州运河而兴的荥阳故城与古荥汉代冶铁遗址仿佛在诉说古运河繁华的过往,荥泽县城隍庙和纪信庙所体现出的忠烈精神与城隍文化,更是历代运河人精神的延续;惠济桥雄姿依旧,见证了郑州运河的兴衰……这些珍宝作为运河沿线相关文化遗产,使郑州大运河的完整性、重要性得以体现。

  新时代一河揽尽千年风华

  古老运河,千年流淌,见证变迁,静待绽放。

  5月,由天河路桥沿索须河向东漫步,但见水草丰美,白鹭翩翩,木栈道和亭子古色古香,河边的世界遗产标识、文化浮雕墙及河流有关知识介绍共同讲述着这条千年运河的灿烂过往。

  2014年以来,郑州市分4段对索须河弓寨大桥至祥云寺桥段进行生态修复及景观工程的全面提升。工程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和文物遗址开发保护相结合,融历史人文与现代景观于一体,通过水面扩展、护岸生态修复及水景观建设等,展示中原水文化,丰富城市文化内涵。2020年,郑州市还计划启动索须河生态治理提升第五期工程,对索须河汇合口上游至弓寨大桥段进行治理。

  除了市级层面的保护治理,2020年1月20日,《河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发布,郑州大运河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据河南省发改委负责人介绍,《规划》划分了核心区、拓展区和辐射区,在空间布局上,谋划了“两轴三极七片区”。“两轴”是指依托隋唐大运河南北两段运河,根据沿线城镇历史地位、文化资源等,打造沿通济渠古都发展轴、沿永济渠古城发展轴。“三极”是指发挥洛阳、开封、郑州三大古都历史资源富集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打造运河示范城市。

  按照《规划》,到2025年,大运河文化遗产实现全面保护,大运河水量保证率进一步提高,实现适宜河段旅游通航生态空间布局基本形成,河湖水质明显改善,一批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和大运河统一品牌基本形成;到2035年,大运河文化遗产实现科学保护、活态传承、合理利用,绿色生态廊道全面建成,力争实现郑汴洛旅游通航和卫河主要点段旅游通航,“千年运河”文化旅游品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吸引力。

  展望2050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将全面提高,“千年运河”文化旅游品牌享誉中外,大运河宣传展示中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作用更加突出,一条尽览华夏文明、彰显中原文化的大运河以全新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

  在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面,《规划》明确了培育运河文化旅游主题特色线路,其中,以二里头、偃师商城、荥阳故城、郑州大河村、安阳殷墟等为代表的华夏历史文明体验游是重点培育的特色线路之一。

  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介绍,河南省还将致力于打造运河文化旅游品牌。依托运河风光、特色村镇和民俗文化,打造一批旅游特色村和乡村度假地,叫响“运河人家”乡村旅游品牌;结合运河生态廊道建设,布局健身步道、自行车道、体育公园、休闲小镇等,策划举办龙舟、徒步、马拉松、自行车赛等群众性活动,叫响“漫游运河”体育旅游品牌;支持运河沿线城市依托老旧工业厂房、仓库等规划建设公共文化休闲和创意空间,叫响“创意运河”文化旅游品牌;引导运河沿线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文化旅游演艺,推动运河主题演艺升级迭代,叫响“光影运河”旅游演艺品牌。

  期待郑州大运河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展现新的魅力,成为一条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郑州日报记者 左丽慧 武建玲 文 李焱 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