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方城县:“无中生有”打造旅游高地

2020-05-13 09:08:09  来源:河南日报  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从无人问津到声名鹊起 ——方城县“无中生有”打造旅游高地纪实

【城市远洋】 【旅游资讯-图片】南阳市方城县:“无中生有”打造旅游高地

七峰山云顶之心

【城市远洋】 【旅游资讯-图片】南阳市方城县:“无中生有”打造旅游高地

七十二潭接天瀑

【城市远洋】 【旅游资讯-图片】南阳市方城县:“无中生有”打造旅游高地

德云山风情植物园

  方城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旅游业起步较晚,基础差,底子薄,若论旅游资源山不及西峡、内乡、南召之奇峻,水不及淅川丹江湖之浩渺,文化遗迹不及内乡县衙、南阳武侯祠有名。

  过去,有人形象地将方城县旅游资源概括为“四死”,即,一棵死树——博望柘刺树;一坑死水——望花湖;一座破寺——普严禅寺;一座石死桥——张骞桥,可见旅游资源之贫乏。

  十二年磨一剑。如今,方城县旅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游客接待量逐年剧增,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6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2亿元。国家4A级景区七峰山生态旅游区、七十二潭景区节假日单日游客接待量突破3万人次,位居全市、全省前列。

  我们不禁要问,从资源贫乏到旅游高地,这样的奇迹是如何实现的?

  方城县委书记褚清黎介绍,方城县委县政府科学谋划,上下一心,坚定不移地把大干旅游、干大旅游作为拉动县域经济的“新引擎”,扩大对外开放的“金名片”、助推富民兴县的“主抓手”,充分挖掘方城历史文化精华,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产品体系,实现了“零”的突破,创造了无人问津到声名鹊起的奇迹,成为南阳旅游新名片。

  蝶变:洼地崛起劈“新”路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鲁迅先生这句名言,给了开拓者无限的勇气和自信。方城县就是在旅游资源贫乏的起点上,敢于想别人之不敢想,敢于做别人之不敢为,才让“洼地”变“高岗”,劈出一条高歌猛进的旅游发展之路。

  文旅开发建设迅猛推进。目前方城县全县已建成了各类景区(点)10余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七峰山生态旅游区、七十二潭景区驰名中原,德云山风情植物园种植各类花草树木上百种数百万株,建成了山体动物园、游乐场,高标准完善了各类游乐服务设施,正在创建国家4A级景区。还建成了中原地区建筑规模最大的道观——炼真宫,全球曾氏拜谒祖先,寻根问祖的精神家园——古缯国文化苑,被列为红军长征八大战役之一的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纪念地、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纪念馆等红色景点,状元川景区、白鹭湾旅游区、大乘山文化生态旅游区、三贤山旅游区等一大批新建项目也即将完成建设,基本形成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宗教朝拜、寻根祭祖、历史文化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

  旅游接待能力显著提高。大力扶持发展旅行社、星级宾馆、商务酒店、农家乐等服务型经营实体,全县已有3星级宾馆4家,按照4星级宾馆配置的容锦时尚精品酒店已建成开业,各类商务宾馆、农家宾馆、度假村等300多家,全县总接待床位数已突破1万张,各类社会餐馆1000多家。发展国内旅行社、旅行社分社及旅游网点9个,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游客的多种需求。

  乡村旅游遍地开花。围绕国家4A级景区七十二潭景区、七峰山生态旅游区和望花湖、大乘山等重点景区,在拐河镇的南王庄村,杨集乡的大河口村,二郎庙镇的庄科村、吴沟村发展农家宾馆、农家乐几百家,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吃山珍、品湖鱼、游农乐”已经成为当地一大特色。围绕博望镇黄金梨生产基地,柳河乡三贤山的万亩木瓜种植基地,杨集乡、拐河镇裕丹参种植基地,二郎庙镇葡萄园、蓝莓园,赵河镇乌云山千亩樱桃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观光、赏花、采摘游项目,着力打造现代农业观光型和科普型特色旅游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庄科村、刘庄村和扳井村先后被评为市级、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二郎庙镇、拐河镇被评为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旅游商品和地方美食丰富多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开发了方城黄石砚、方城石猴、益姆膏、丹参茶、黄金梨、金木瓜、蚕丝被、木梳等特色旅游商品20余类260余种,其中方城石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方城黄石砚荣获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金奖、国家名砚及石材金奖;方城烩面、方城火烧、小史店花生粉浆面条、博望锅盔等地方特色饮食闻名全国。

  通过12年的砥砺奋进,方城县旅游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一跃成为南阳旅游业中一颗后来居上的靓丽明珠,书写了“零”突破的神话,从“寂寂无名”到“迅速蹿红”,从“缓慢起步、游人无几”到“势不可挡、人气爆棚”,闯出了一条具有方城特色的崛起之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