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南召县脱贫户洪其顺给柞蚕安“新家” 摄影 王修文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报道:“你看周围这一大片山坡,凡是能看得见的柞树上,都是我今年放养的柞蚕。再过半个月,这些柞蚕就要吐丝结茧啦,能给我家带来收入约3万元。”日前,忙着给蚕宝宝“搬家”的南阳市南召县城郊乡东庄村脱贫户洪其顺满怀信心地说。
由于妻子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儿子在餐馆当学徒,家里没有稳定收入来源,洪其顺一家日子过得很艰辛,于2016年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南召县裕达蚕业农民合作社动员他入社成为会员,免费给他提供优质蚕籽、技术指导、伐坡机械、驱鸟液、灭虫药,并和他签订最低保护价收购蚕茧,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及时雨”滋润着他“干涸的心田”。
“柞蚕养殖投入小、见效快、效益高、收入稳定,是脱贫致富的‘金钥匙’。自2016年精准扶贫以来,我已经养了4年柞蚕,每年稳定收入3万至4万元。2019年,我养了8斤蚕籽,收入5万元,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洪其顺高兴地说。
据了解,南召县是中国柞蚕之乡,拥有蚕柞坡150万亩,现已建成标准化柞蚕生产基地24处,常年柞蚕放养量5000公斤,年产柞蚕茧150万公斤,产量占河南省的60%以上。养殖柞蚕也成为当地山区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
柞蚕生产投入小,见效快,效益高,是山区农民致富的短平快项目。近年来,南召县积极探索生态产业扶贫,把柞蚕产业作为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出台了一系列惠农“组合套餐”,同时开展普惠式的产业发展风险保险,为全县蚕农投入保险,给蚕农吃上了“定心丸”、系上了“安全带”。
南召县蚕业中心主任程兴华说:“我们把柞蚕放养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县从事柞蚕养殖的有12个乡镇、56个行政村,其中重点蚕业专业示范村10个,2020年277户贫困农户放养1035.2斤蚕籽,预计蚕农户均年收入1万元以上。” (文 王小军 廖涛 王修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