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报道:为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近年来,南阳市宛城区金华镇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落实政策兜底,谱好贫困群众就业“三部曲”。
提升贫困群众的就业能力是开展就业扶贫的基础,金华镇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排查,精准甄别、准确掌握、建好台账,实现贫困劳动力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该镇围绕产业发展定位和企业用工需求,积极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岗前培训、订单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提高培训针对性、有效性,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贫困群众至少参加一次职业技能培训。2018年、2019年该镇累计开展花卉苗木种植、畜禽养殖、服装加工、机械制造类培训16场次,覆盖贫困群众860余人次。
金华镇全面做好乡土人才联络和回归工作,制定出台政策文件,积极动员在外优秀创业人士回乡创业。两年来,该镇共动员4名在外创业的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参与扶贫,分别建成4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招收员工260余名,其中安置贫困劳动力63名。金华镇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0万元,向南阳市万德隆集团引资260万元,在镇区建成南阳市首家乡镇级万德隆超市,2019年7月正式建成运营,在提供就业岗位、助推“智志双扶”、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发挥带贫作用。万德隆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指导合作社生产优质农产品,降低合作社风险,实现订单农业,同时对金华镇特色农产品进行推广销售,实现“产销合作、带贫增收、活跃经济”的多贏模式,为推动金华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注入活力。
金华镇充分发挥企业吸纳各类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作用,由镇村两级和帮扶干部根据实际情况向企业推荐,对因照看孩子、身体残疾等暂时无法外出就业的贫困人员,引导其实现居家就业;针对有外出就业意向的贫困劳动力,积极鼓励引导有资质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机构帮助其实现劳务输出。该镇紧扣“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扶贫发展理念,积极开展贫困劳动力区级、镇级技能培训,引导、帮助肢体一级残疾的贫困户张瑞乾经营三家快递公司网点,积极树立“智志双扶”脱贫典型。通过“百企帮百村”活动,金华镇主动对接联系南阳市产业聚集区企业,为5个贫困村和重点村对接提供45个企业公益岗位。(文 王小军 胡明柱)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