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除豫北豫西山区少量小麦待成熟外,我省麦收基本结束。今年麦收历时20天,机收率超过99%,基本实现小麦成熟一块、收获一块。
麦收期间,我省天气以晴好为主,小麦梯次成熟的规律明显,有利于机收作业有序开展。今年我省联合收割机供应整体充裕,投入总量达到19.2万台。高峰期日投入联合收割机10.4万台,日收获小麦798万亩,让“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到手”,确保颗粒归仓。6月9日,我省大部出现降雨,豫北麦收区积极组织雨前抢收,其中濮阳市出动收割机5600台,日抢收小麦40万亩,实现“龙口夺粮”。
省农机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麦收呈现三个特点:机收会战井然有序,服务保障工作到位,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农业农村部门精心组织,公安、交通、气象、石油石化等部门通力合作,全省设立各类“三夏”接待服务站362个,省、市、县三级农业农村部门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接受咨询和求助,推动“三夏”麦收顺利进行。
随着我省麦收基本结束,大批收割机已陆续奔赴山东、河北等地开展跨区作业,预计出省的收割机总量在4万台以上。此外,今年我省麦收开始之前,全省已出动8000余台收割机支援湖北作业。
据了解,截至6月10日,我省累计夏播面积6147万亩,占预计面积的68.3%。粮食作物已播4754万亩,其中玉米4053万亩、水稻377万亩、大豆219万亩;花生已播782万亩;瓜菜已播515万亩。(河南日报 记者刘红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