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7月27日电(王克伟) “唧唧复唧唧”,古老的织机作业声回荡在河南省鲁山县仙女织工贸有限公司纺织车间,传统的养蚕织丝技术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编织出一条新的“脱贫致富路”。
据介绍,鲁山县仙女织工贸有限公司以生产丝绸、丝绸围巾、服装、蚕丝被等为主,依托当地优质高产的柞蚕养殖资源和技术,根据柞蚕丝织成的绸子色泽柔和、丝缕匀称、颜色艳丽的特点,在纺织技术上不断寻求突破,通过遍访民间老艺人,收购民间传统织机,经无数次实验和改进,终于在2016年达到量产规模。
该公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优先解决贫困户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公司现有的102位职工当中贫困户占到大半。
“俺这几年不仅学到了养蚕织丝的技术,每个月还能挣两三千块补贴家用。再过个把月俺家养殖的秋蚕宝宝就要丰收了,又会有两万多元的收入。明年我们准备扩大养殖,再多养一个坡的柞蚕,现在生活越来越有奔头儿啦。”正在车间熟练操作织机的王阿姨说。
为带动当地农民加大柞蚕养殖,该公司把零散的和有养蚕意向的蚕农集中起来,通过合作社+农户+互联网战略模式,成立了鲁山县原点蚕业养殖专业农民合作社。
合作社模式通过以点带面,延伸、辐射瓦屋镇、背孜乡、土门办事处、仓头乡、观音寺乡、赵村乡、下汤镇等十多个乡镇,成功将柞蚕养殖面积扩大至4万亩,形成规模化、一体化柞蚕养殖体系,有效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
随着该公司持续扩大生产规模,鲁山县通过政策引导,在鼓励扩大蚕业养殖的基础上,通过手工织机入驻扶贫车间、分散入户到村的方式,使广大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掌握一门技艺,有效解决了50、60、70后群体的再就业问题。截至目前,公司已入驻扶贫车间4个,共安排织机120台(套),安置600多人走上就业岗位,养蚕织丝产业带领贫困人员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7月26日,河南省平顶山鲁山县仙女织工贸有限公司展厅展出的各种织丝成品。
公司职工在生产间娴熟的抽取柞蚕身上的蚕丝。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