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脱贫攻坚勇奋楫 广阔天地新作为

2020-09-25 15:17:09  来源:河南日报  责编:石丽敏

【河南在线】郏县:脱贫攻坚勇奋楫 广阔天地新作为

渣园乡东冯庄村的扶贫车间一片繁忙图

【河南在线】郏县:脱贫攻坚勇奋楫 广阔天地新作为

长桥镇东谷刘村幸福院内充满欢声笑语

【河南在线】郏县:脱贫攻坚勇奋楫 广阔天地新作为

长桥镇东长桥村村民秦占彬正在采摘杏梨图

【河南在线】郏县:脱贫攻坚勇奋楫 广阔天地新作为

长桥镇双槐赵村为60岁以上老人举办饺子宴

【河南在线】郏县:脱贫攻坚勇奋楫 广阔天地新作为

长桥镇黄庄村两位老人在长寿老人榜前合影图

【河南在线】郏县:脱贫攻坚勇奋楫 广阔天地新作为

李口镇老昝庄村家庭签约医生上门体检

【河南在线】郏县:脱贫攻坚勇奋楫 广阔天地新作为

贫困户正在铁锅企业务工

【河南在线】郏县:脱贫攻坚勇奋楫 广阔天地新作为

安良镇段沟村的红牛群在山坡上晒太阳

【河南在线】郏县:脱贫攻坚勇奋楫 广阔天地新作为

广阔天地乡青龙庙村风景美如画

【河南在线】郏县:脱贫攻坚勇奋楫 广阔天地新作为

王集乡汪庄村党群共建美丽乡村

  风劲潮涌,正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快马加鞭。

  9月22日,时值秋分,漫步郏县城镇街头、乡村田间,只见这座千年古县充满着勃勃生机:道路两旁,层次分明的绿色廊道郁郁葱葱;产业集聚区内,运货的卡车来来往往;田间地头,农民们正在玉米地里收获希望……

  郏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是全国知青文化发祥地、中国唐钧基地、“山儿西烟”基地、中国诗歌创作基地,中国长寿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国郏县红牛之乡、中国铸铁锅之乡、中国美食之乡。1955年,毛泽东主席为郏县写下光辉批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推进‘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除、产业增收多措并举、综合保障坚强有力、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郏县县长王景育说。

  截至2019年年底,郏县累计出列贫困村58个、贫困人口7431户24914人,剩余贫困村2个、贫困人口1570户261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44%。

  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刘占红养成了习惯,闲下来就去牛场“看望”自己的红牛。他曾是长桥镇楼王村贫困户,靠在附近工厂务工脱了贫。后来,他在村干部的再三劝说下,申请3万元扶贫贷款,投资郏县红牛代养,每年有3000元的分红。

  郏县红牛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县名命名的地方优良品种,位列河南优良畜禽品种志和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郏县利用这一优势资源,通过政策引导、龙头带动、金融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养殖规模,使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019年,郏县以企业代养、村委会自建或合作共建的模式,引导164个行政村成立红牛合作社,并设立红牛产业发展基金,开发出“惠农e贷”“政银担”“小额贴息贷款”等产品。其中,贫困户贷款后可选择企业贷养,每年提取10%的收益;村集体将投入企业的收益30%用于公益事业,70%用于给贫困群众分红。

  郏县还设置带贫奖励,鼓励红牛养殖企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开发公益性岗位,带动贫困群众务工增收。截至目前,该县共有规模化养殖场58个、养殖专业户191户、散养户5200户,提供就业岗位4900多个。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郏县按照“乡(镇)有产业、村有平台、户有增收项目”的思路,确定了工业企业、红牛养殖、烟叶生产等产业扶贫十项举措,带动贫困户通过转移就业、公益岗位、集体收入分红等方式实现增收,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5万元以上。

  27个贫困村发展烟方,平均带动贫困群众增收6.53万元;60个贫困村全年分配光伏电站收益457万元,带贫843户1678人;3105户贫困户流转土地7200亩,累计发放奖补资金36万余元;11条生猪“千头线”带贫113户,户均年收益1500元;依托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旅游景区,吸纳92名贫困群众务工……郏县制定产业奖补政策17项,实现贫困群众产业增收措施全覆盖。

  “开发式+保障式”扶贫 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9月22日,在安良镇段沟村文化广场,76岁的张付长在县中医院派出的“云巡诊车”里做完体检,一切指标正常。张付长说:“以前去一趟县里看病,要来回走一天。现在大夫就在家门口,还每月给俺们体检!”

  2018年,段沟村还是一个交通闭塞的省级贫困村,看病远、看病难一直困扰着群众。如今,笔直的柏油路通进村里,“云巡诊车”每月两次、风雨无阻,“家庭签约医生”随叫随到、按时入户。

  针对因病致贫人口比例高、鳏寡孤独贫困群体大的现状,郏县建立上联省市、覆盖乡村的智能分级诊疗保障平台,形成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受到国务院表彰。

  郏县还在全县推广“居民健康卡”,实现居民身份识别、基础健康信息、诊疗信息等存储及调阅、跨地区和跨机构就医与结算;做优家医签约服务,让健康拥有“守门人”;为乡镇卫生院配备“云巡诊车”,为家庭医生团队提供健康一体机,定期为群众进行健康体检、B超、血常规等检查。

  保障基本医疗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郏县在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上下足功夫,推进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统筹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性改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质增效。

  数据显示,全县完成397户“四类对象”危房改造任务,实现农村地区危房动态清零;278个行政村实现集中供水,其中贫困村实现全覆盖;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参加新农合,家庭医生签约履约率100%;所有贫困家庭学生教育保障全到位、产业增收措施全覆盖……

  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郏县建立贫困家庭劳动力培训、就业等信息台账,并通过产业带动、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开发帮助贫困人员就业。截至目前,全县有培训意愿且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全部参加培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全部实现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除。

  探索“3+1”模式 筑牢特殊群体“防贫坝”

  自从住进冢头镇花园村的“幸福院”,72岁的李英喜常和其他老人一起拉二胡、唱大戏。他说:“以前自己住在漏雨的危房里,为了省事,一天做一顿饭。现在大家都住在这,每天饭菜都是热乎的,还都不重样的。”

  “幸福院”采取“县里补一点、乡里配一点、村里投一点、群众集一点、社会捐一点”的运营方式,包括休息室、娱乐室、阅览室、活动室、配餐室、餐厅等设施,可为农村留守、孤寡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和精神慰藉。目前,全县已建成农村幸福院73家,吸纳“三无”贫困、空巢独居老人等1800余人。

  特殊困难群体和防返贫、防新致贫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郏县探索推进农村幸福院、贫困重度残疾人托养、“分散供养五保+邻里照护”和“防贫保”的“3+1”模式,逐步构建起了全方位、立体型的扶贫防贫机制。

  68岁的靳国保也是花园村贫困户,是80岁的因残致贫户杜满长的邻居兼帮扶人。“他腿脚不便,我就经常帮他打扫卫生、买药,陪他聊聊天、解解闷。”靳国保说,本来这都是应该做的,没想到还有“工资”。

  郏县聚焦贫困重度残疾人,利用现有养老机构、残疾人服务机构等资源,对照护需求较高的人员,联系医疗照护机构进行住院托养,协调托养人员家属入院务工;对照护需求一般的人员,设置邻里照护岗位,动员“四组一队”“无职党员”和邻里亲属等参与照护,每月给予照护人员300元补贴。

  前不久,王集乡龙头槐村贫困户姬现平家中失火,利用“防贫保”得到了24000元的赔偿,又重新盖起了新房子。郏县以国家现行扶贫标准的1.5倍设置防贫预警线,投入资金250万元,与人保财险公司合作,聚焦因病、因学、因灾、因重大变故等致贫返贫关键因素,将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不高不稳的脱贫户等纳入保障范围,筑牢防贫返贫“拦水坝”。

  抓党建促脱贫 凝聚发展“红色动能”

  段沟村村室内,整齐排放着今年刚获得的安良镇“高质量党建工作先进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村”“脱贫攻坚先进村”“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等奖牌。“我们村能变化这么大,秘诀就是抓党建。党员冲在前,啥问题都能解决。”村党支部书记王听贤说。

  近年来,郏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党建+”理念,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力,推动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红色动力”。

  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郏县采取县级干部联村、县直机关帮村、乡镇干部包村、第一书记驻村“四个一”工作措施,逐村排查、整顿、提升。去年共整顿软弱涣散村34个,全部进行整顿。

  村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郏县开展“包村联居抓支部”和“县直单位机关党组织与基层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45名县级干部分包联系82个村(社区),163个县直机关党组织和152个农村基层党支部结对帮扶,有力地提升了支部战斗力。

  2658名农村党员与贫困户建立帮扶关系,解决贫困户生活问题3700余个。去年起,郏县开展农村党员联系帮扶活动,并推行党员积分管理信息化,对党员的综合表现实行网上记录、网上公示、网上管理,实现了党员“线下”活动、“线上”积分,让基层党员动了起来。

  “我们要进一步开展‘六星党支部’创建等活动,培优建强基层组织;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在扶贫领域开展作风专项整治;落实扶贫干部的津补贴等政策,对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干部及时提拔重用,激励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建功立业。”郏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卉说。

  推行“3、5、7”责任制 构建长效帮扶机制

  9月21日一大早,丁盈斌像往常一样,开始在长桥镇楼王村的大街小巷转悠起来,看看这家的问题是否解决,看看那家有啥需要帮助。他是该村第一书记,前不久,刚获得全县“帮扶之星”称号。

  丁盈斌介绍,村子在2018年脱贫,目前还有24户贫困户和2户边缘户,如何巩固脱贫成效、提升贫困户和边缘户生活质量目前是他最操心的事。他说:“每天都会去村里走走转转,看看他们有什么诉求,尽快帮他们解决。”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郏县构建动态监测、三级预警、三色管理的监测管理体系,确保返贫和新致贫隐患早发现、早干预、早消除。截至2020年4月底,已精准认定“两类户”779户、2281人。

  郏县按照平顶山市“解群众思想疙瘩、解生产生活难题、解扶贫政策疑惑、解持续致富路径”的要求,围绕即时解决贫困群众合理诉求和生产生活问题这一核心,以“问题化解上行一级、帮扶责任下沉一级”为原则,探索建立了“3、5、7”长效帮扶机制,加大对“两类户”的帮扶力度。

  “3、5、7”即各帮扶责任人结合“扶贫工作日”,每周至少入户帮扶一次,对于贫困户、边缘户的合理诉求在3天内解决到位,并建立帮扶工作台账;帮扶责任人在权限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报村级责任组和帮扶单位,由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在5天内解决到位;对于重大疑难问题,由乡镇党委书记重点遍访解决,7天内解决到位。

  积分量化评价,把责任压到底。郏县聚焦帮扶责任人在帮助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落实行业政策、改善户容户貌、提升满意度等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和积分管理,通过奖优罚后,确保各级各单位在思想上“绷紧弦”、在行动上“拉满弓”。

  强化过程管控,以督导促规范。郏县还配套出台了“督”“战”一体的督导指导机制,将全县乡镇(街道)分成5个工作区,每月组织督导人员,根据上月积分情况,通过“二看一听”(看台账、看帮扶成效,听群众评价)工作法进行点对点定向核实,此外,还通过向贫困户电话回访的方式进行抽查,确保帮扶工作规范有序。

  自2020年7月份该项机制正式运行以来,郏县4000余名帮扶干部累计入户开展帮扶2.4万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等日常性问题2万余件,脱贫成效持续巩固,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放歌高唱新时代,广阔天地新作为。郏县县委书记丁国浩说,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锐出战、克难攻坚,一手抓剩余减贫任务攻坚、一手抓脱贫成果巩固,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序衔接,朝着建设“厚重”郏县、实力郏县、健康郏县、和美郏县、文明郏县的美好前景迈进!(王冰珂 胡昌浩 图片由张鸿雨、徐俊印提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