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河南推进司法所建设 让“司法蓝”成基层法治亮丽底色
2021-12-22 08:57:33来源: 河南日报编辑: 张雨晴责编: 石丽敏

  原标题:让“司法蓝”成基层法治亮丽底色 ——我省司法所建设三年行动综述

  司法所是法治建设的根基。2021年是河南省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全省司法所建设成效如何?

  12月16日,河南省司法厅公布了全省司法所建设调研报告,3年来,河南省以星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为抓手,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司法所履职能力大大提升,成为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

  由一张桌子到独立小院

  原来办公场地就是街道综治办的一张桌子,而现在占了一层楼的一半,11个办公用房,还配了车。这是信阳市平桥区司法局平西司法所3年来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全省司法所的一个缩影。

  3年前,全省667个司法所办公用房面积不达标,300个司法所没有独立的业务用房,1294个司法所房屋急需修缮。“全省司法所建设历史欠账多、装备保障落后、人员配备薄弱等突出问题,成为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短板和难点。”河南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河南省司法厅以星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为抓手,启动了司法所建设三年行动,做实建强司法所,夯实全面依法治省的基层阵地。

  目前,全省司法所业务用房面积由27万平方米增加至45万平方米。最新一批五星司法所被命名后,全省2460个司法所中,五星司法所将达到1143个,年底前将全部建成三星以上规范化司法所。

  全省司法所不少是独立小院或独立办公楼,各所人民调解室、谈话教育室、法律援助室等办公用房一应俱全,以“司法蓝”为主体的建筑外观、统一标识和功能指示牌,让司法所形象面貌焕然一新。全省司法所配备执法执勤车辆1658台,普遍配备了电脑、空调等设备,34个县(市、区)司法所统一了服装。

  由近半“无人所”到人数全国第一

  人员配备薄弱,曾是制约河南省司法所建设的最核心问题。

  2018年,全省2460个司法所工作人员共有6238人,所均仅2.53人,政法专项编制所均0.58人,不少是“一人所”甚至“无人所”。

  3年来,河南省司法厅收回长期被挤占挪用的政法专项编制,彻底消除了没有政法专项编制人员的“无人所”;推动编制和人员下沉到司法所,使司法所人数不少于县(市、区)司法局总人数的60%;协调相关部门单独为全省司法所招录800多名公务员。同时,还为每个司法所配备2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1名以上社区矫正社工。

  一系列措施让更多的人才愿意留在司法所、扎根司法所。

  目前,全省司法所工作人员由2018年的6238人增加到目前的14230人,总人数从全国第22位跃升到第1位;所均5.8人,高于全国所均3.5人的水平;具有法律职业资格的有364人。

  “借助司法所建设三年行动,我们办公条件好了,队伍不断壮大,建起了镇公共法律工作站和各村公共法律服务室,以前干不了的事,现在都能干了。”驻马店市上蔡县司法局邵店司法所所长张民说。

  由“服务延伸”到“人民满意”

  12月13日,家住南阳市宛城区五里堡街道的张某到司法所反映,辖区居民李某欠其薄膜款20多年,多次讨要无果。五里堡司法所工作人员为双方释法明理,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司法所建设为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提供了阵地。目前,河南省正一体推进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与规范化司法所建设,实现司法所职能与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公共法律服务功能有机融合。在各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站,来访群众“一站”即可享受免费、优质、多样的法律服务。同时,全省司法所努力当好基层党委政府的“法治参谋”,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021年前11个月,全省司法所共参与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8.3万件,不少可能“民转刑”的案件得以化解;对乡镇党委政府提出法律意见建议6219条、参与制定规范性文件2312件,参与征集立法建议1328件次,指导制定村规民约5883件,解答法律咨询19.6万人次。

  2022年起,河南省将开展司法所建设“强基创优三年行动”,以“人民满意的司法所”建设为抓手,促进司法所建设提档升级。(河南日报记者 徐东坡)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