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南消息(记者 仝瑞勤):7月16日,“技能照亮前程 豫见精彩未来”——2025年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中铁装备、中国一拖等生产车间,实地探访技能如何赋能河南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感受持续积聚的技工人才“势能”。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大省,拥有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培养高技能人才,加快形成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优质人才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重要一环。2024年,河南聚焦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累计培养技能人才17.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达86.9%,实现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在位于郑州经开区的中铁装备高端制造产业园,开挖直径15.7米、整机长度约113米、重4000多吨、由2万多个零部件组成的盾构机“巴兰加鲁号”,正在被加速组装。
该盾构机是中铁装备“走出去”的众多产品之一。近年来,中铁装备精准匹配全球客户需求,对产品进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技术升级,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目前各类型隧道掘进机产品已出口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
“00后”焊接高级工孟江华接受采访 摄影 仝瑞勤
“大国重器”热销海外,离不开技能人才的支撑。“00后”焊接高级工孟江华就是其中一员。在车间一线焊接中,这位“00后”手握焊枪长期保持一个姿势,用心焊好每一道焊缝。而将“敢于突破”与“执着于细节”融为一体的工匠精神,推动他的焊接合格率从95%稳步攀升至98%,并向100%的终极目标不断靠近。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技能成才的道路上不能偷懒,要勤学苦练、用心多练。”孟江华介绍说,“一次性焊缝合格率100%”一直是他的价值追求。2021年,他获得“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个人一等奖,紧接着又在2022年获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
同样是焊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技能带头人张浩,则是在船舶领域从事有色金属焊接、工艺开发及工程化应用研究。
通过多年潜心钻研、苦练技能,他成为行业工匠、技能专家,开创及优化了多项高效精密焊接技术,填补多领域技术空白,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央企青年岗位能手、中原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
2018年,张浩成立了个人工作室,以“创新工艺技术+提升实操技能”为目的,先后解决了钛合金焊接领域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在新工艺的开发和转化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肩负了高水平焊接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
“想要做好做优焊接工作,我觉得责任心很重要,再一个就是要有工匠精神,做事不能说做到差不多,必须要做到极致、要做精。焊接的每一条焊缝,不仅仅是要达到质检标准,更要能成为自己满意的艺术品。”张浩说,对待每一条焊缝始终都要有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和责任心。
在该研究所,像张浩一样的技能人才,还有贺智涛、边传新等等。据介绍,在该所4700多名员工中,技能人才有2200余人。大量的技能人才,让技术创新水到渠成,目前该所又发展起特种装备、钛合金材料、橡塑复合材料、防腐与水处理等多个高新产业。
在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大拖公司总装车间,整齐流畅的生产线,精密复杂的机械设备,工人们或操作机器、或手工组装,每个人专注投入的工作状态,都让人感受到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魅力。
视频制作:仝瑞勤
其中,一位女性检查工头戴安全帽、手持检测工具,总是穿梭在轰鸣机器间,眼神专注而坚定。她就是张景梅,坚守岗位20多年,从车床操作工到质量检测员,逐渐成长为优秀的“河洛工匠”。
别看在机加车间,张景梅是出了名的技术能手,可测量室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符号、测量仪器操作界面闪烁着的陌生代码也曾让她感到“无从下手”。“当时也没办法啊,只有勤学多研究多请教,有了理论知识还不行,还得去实践。”张景梅说,如果想把一门技术掌握好,只要有坚持学习的态度,用心钻研,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去学去干,一定能学好。
为了做到“质量零误差”,张景梅还定了“三不放过”原则:看不懂的尺寸不放过、测不准的公差不放过、说不清的测量原理不放过。
正是在这种严以律己的工作态度下,张景梅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越来越高。2016年,她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23年,她牵头创建“张景梅河洛工匠工作室”。
目前,中国一拖拥有一线技能人员5858人,其中,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占比达77%。公司大中型拖拉机、收获机械、机具等农机装备产品及多个制造项目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示范项目。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