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   舆情智库
济源: 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讲好“黄河故事”
2022-09-16 10:42:56来源: 河南日报编辑: 邓高靖责编: 胡晓萌

  原标题:济源: 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讲好“黄河故事”(喜迎二十大 中原更出彩·大河奔腾)

  都知道黄河水“一碗水,半碗沙”,可谁又能想到,就是这黄泥汤,在济源这一段却澄澈透明,碧波荡漾;水上鹭鸟云集,水下鱼翔浅底。

  济源全域属于黄河流域,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既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也承担着重要政治责任。济源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战略谋划统揽全局,以生态建设破题开路,以产城融合强基固本,以文化传承凝心聚魂,奏响了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济源乐章。

  生态优先 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仲秋时节,天高云淡。济源沿黄区域绿色葱茏,景色宜人。

  济源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着眼沿黄生态系统整体性,统筹做好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小流域治理、重点企业污染防治等工作,逐渐构建起美丽安全的生态格局。

  在石多土少的造林困难地,济源人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硬是在荒山上植出了20多万亩人工林。荒山秃岭上,鱼鳞坑层层铺开,绿化苗木茁壮成长,“愚公儿女”用勤劳的双手,打造出了黄河流域的“塞罕坝”。

  通过大力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不断加强流域生态治理,济源全域森林覆盖率已达45.28%,湿地保护率达67%,沁河、蟒河、湨河、盘溪河等黄河支流再现河青岸绿的秀美风光。

  聚焦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济源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和碳排放,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省控以上断面劣Ⅴ类水体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绿色发展成果有效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产城融合 打造高质量发展平台

  对于一个工业占比较重的城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任务更重。

  善于苦干实干的“愚公儿女”坚持“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总体发展思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引导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先后谋划并实施了中国白银城、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纳米材料产业园等重大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现代服务业扩量提质,现代农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中秋假期,走进济源大峪镇山区,秀美如画的风景中,休闲农场迎来了一拨拨游客。

  济源充分发挥广大农村资源禀赋优势,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乡村旅游、农业招商引资“三篇文章”一起做,不断加快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同时构建起了“一路一景、一路一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已经形成,乡村振兴成效越发彰显。

  传承文明 守护黄河济水文化根脉

  黄河、济水,在济源境内交相辉映,培育了厚重的历史文化。

  为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济水文化,济源主动融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实施了黄河文化旅游精品工程,以此不断擦亮济源的黄河名片,讲好济源的黄河故事,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典范区。

  为做好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这篇大文章,济源大力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并深入挖掘愚公移山精神文化、济水文化、王屋山道文化等特色历史文化,打造了一批具有济源特色的黄河文化品牌。

  与此同时,济源大力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力以赴落实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抓手,谋划了26个重点文旅项目,济水源生态文化旅游综合开发、愚公文化产业园、天下第一洞天产业园等9个项目进入河南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库,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大河奔腾不息,历史车轮滚滚。济源人民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凝聚力量、激流勇进,正在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全面建设现代化济源的康庄大道上,一往无前。(河南日报记者 樊霞 成利军 河南日报通讯员 郑海波)

  记者手记

  越来越绿的生态底色

  黄河在济源境内虽只有52公里,但在此留下的各种文化元素极其丰富。这里有黄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有“黄河奇观”——仅以“一坝相隔”的两大阶梯水库小浪底水库和西霞院水库,有黄河上最美的风景——黄河三峡……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济源各部门同心协力,让黄河在济源段有了越来越亮、越来越绿的生态底色。有理由相信,处处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的济源,必将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不断书写新篇章。(河南日报记者 樊霞 成利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