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优化营商环境三十六计㉖ ——审判管理保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工作以保障中心任务为统揽,以服务审判执行为抓手,以审判流程管理为关键,以审判质量管理为核心,以深化智慧审判为重点,推动全院办案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显著提高,不断推动营商环境工作开展走深走实。
持续加强审判管理
管城法院着力构建良性循环的审判管理模式,让案件流得动、流得快。在工作中坚定落实随机分案、均衡结案、确保质效的办案导向,持续加强审判态势分析研判,综合运用流程统计数据、质效数据分析,结合具体工作落实情况,对审判执行工作进行预测与研判,推动案件良性循环;科学制定月结案任务,为保证结案均衡度,同时将月结案任务细化分解到周任务,不折不扣压实庭长、办案团队责任。实行日通报、周例会、月讲评制度,强化运用约谈督导、表态发言制度,建立健全定期督导通报机制;集中清理长期未结案件,扎实抓好长期未结的跟踪督办,逐案建立台账,明确清理责任人和清理措施。建立预警机制,分类型通报超两个月、三个月和六个月、九个月、一年案件,逐案纳入清理范围,防止前清后积、边清边积;强化对立案、审理、结案、上诉移送等多环节、多角度的流程监管,规范扣除审限事由,全面收紧延长、扣除审限、流程修改权限。
着力提升办案质效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管城法院全面提升办案质效,为全面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一是建立审判管理专项简报制度,涉及上诉移转、审限管理、诉讼费减半收取、制裁滥用管辖权异议、打击妨碍诉讼行为、规范撤诉案件办理、民事案件送达、诉源治理工作方案、集中办理保全、裁判文书自动履行等内容。修订审执工作绩效考评细则、案件折算办法、繁简分流随机分案办法、审委会规则、专业法官会议规则等规定;下发执行通知前置程序、“四类案件”监管实施细则,关于申请再审、信访等案件办理等多项制度及文件。二是健全审委会和专业法官会议职责。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多种方式,确保每月固定召开审委会。改革专业法官会议组成,建立三个条线和两个层面会议,根据案件情况及法官办案需要,及时召开专业法官会议。强化案件集中研讨功能,充分发挥统一裁判尺度、总结办案经验的职能作用。三是牵头研究重点案件。对涉众型、涉国家机关、涉问题楼盘、涉信访舆情等案件,统一由审管办牵头分析研判评查,严格监管不当驳回起诉和撤诉案件,避免衍生重复诉讼。四是抓细抓实案件评查。健全案件评查制度,认真开展“四评查”,系统分析讲评发改案件,专项开展法定审限内未结案件评查、超期移送评查,开展生效文书和庭审评查。充分发挥优秀裁判文书示范效应、瑕疵文书的教育警示作用。
司法数据服务大局
为给党委政府和上级法院在涉企政策制定时提供数据参考,管城法院深入开展数据分析。如系统分析涉邮政银行案件,与相关金融机构座谈、通报情况,分析涉及问题楼盘案件,服务保障保交楼;针对重点楼盘项目停工问题,根据省市政府工作要求,解除保全,确保资金监管、专款专用,依法保障项目复工;建立常态化的营商环境数据提取分析机制,将审理情况纳入值周通报,推动商事纠纷用时下降。
大力加强信息化应用
为了保障群众权利,让群众在疫情期间足不出户就能化解纠纷,管城法院加强全院各类业务软件系统的应用与推广,根据上级法院每月质效通报指标内容,将信息化指标任务分解至办案法官,督促并指导大家及时、正确使用,使指标数据逐渐提升至全市基层法院前列;同时针对随机分案办法、繁简分流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对审判流程系统、执行流程系统的分案模式进行了策略配置、人员办案能力参数设置,全面优化随机分案策略,使策略更贴近分案细粒度精准化要求,实现均衡分案目的。
今后,管城法院将持续发挥审判管理职能,将服务、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任务,牢牢把握中心工作,树立法治是良好的营商环境工作理念,全面提升审执质效,为全面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管城法院 吕璐璐)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