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   舆情智库
安阳2022年信贷投放再创新绩 增量和增速均居河南省第二位
2023-02-07 14:40:35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张雨晴责编: 石丽敏

  2月6日,从安阳市金融工作局传来好消息:2022年,安阳市新增贷款343.27亿元,较上年多增13.8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各项贷款增速达15.19%,高于河南省贷款增速6.43个百分点,信贷投放增量和增速均居河南省第二位,安阳市企业融资可得性和满意度实现有效提升。

  2022年,受客观因素影响,不少企业面临市场订单减少、用工成本上升、融资难度大等严峻挑战。安阳市金融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落实“百条举措”,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克难求成,扩大信贷投放,加强纾企帮扶,优化融资担保体系,促进安阳市经济企稳回升。

  激活金融改革创新“新引擎”

  安阳市深入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多措并举督促金融机构落实稳信贷一把手责任,千方百计扩增量、稳存量。该市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聚焦涉农、制造业、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2022年,安阳市共发放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资金123.11亿元,两次降准释放安阳市金融机构流动性资金约17.14亿元,全年分别新增小微企业贷款、制造业贷款123亿元和22.82亿元,分别同比多增57.52亿元和5.48亿元。2022年年末,安阳市涉农、民营、小微、普惠小微、制造业贷款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46个百分点、4.22个百分点、13.18个百分点、7.98个百分点和2.87个百分点,新增脱贫人口小额贷款2.27亿元7464户,贷款余额3.17亿元,新增户贷率26.89%,余额户贷率达到41.39%,居全省第二位。

  安阳聚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截至2022年年末,安阳市前6期“三个一批”项目已授信294.91亿元、投放贷款106.14亿元,388个省、市重点项目已授信309.87亿元、投放贷款105亿元;灾后重建项目授信3.92亿元,投放贷款2.24亿元。

  画好金融助企纾困“同心圆”

  安阳市先后下发一系列文件,多次召开专项银企对接会,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推进无还本续贷工作,通过优化续贷业务办理流程、合理压缩获贷时间等方式,不断提高到期贷款续作效率,减少企业倒贷和过桥资金成本,促进金融资源循环畅通;以“万人助万企”和“行长进万企”活动为契机,从金融机构抽调专家组建市、县两级金融专家服务团,进园入企、“问诊把脉”,综合运用股权、债权等融资工具为企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建设“信易贷”平台,加强市场监管、生态环保、社保、水电、税务、征信等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深化大数据应用,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推动金融机构强化普惠金融业务,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小微企业首贷、续贷拓展力度。

  截至2022年年末,安阳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4.49亿元,增速21.19%,高于全省平均增速9.0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四位。

  当好融资担保增信“贴心人”

  为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安阳市鼓励和引导各金融机构根据县域经济特色和优势产业,按照“一县一品”创新特色金融产品,目前已开发“辣椒贷”“民宿贷”“惠农E贷”等多个专项金融产品,拓展服务范围至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农、林、牧、渔等十余个经济领域;建立“政银担”合作调度机制,并对政府性融担机构开展常态化工作督导,引导安阳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降低担保费率,推动其业务开展向小微“三农”领域倾斜。

  截至2022年年末,中原再担保集团安阳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与安阳市12家机构签署了业务合作协议,授信额度达24.85亿元,在保余额90942.59万元,在保户数2290户,新增担保2298户,业务覆盖了安阳市137个街道及乡镇,覆盖率达95.62%。

  同时,安阳市专门设立5000万元政府性融资担保代偿补偿、降费奖补“资金池”,持续提升担保机构的担保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22年给予符合条件的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代偿补偿资金共计57.36万元,降费奖补资金共计296.67万元。(文 王慧敏 张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