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质量发展的“绿意”越来越浓(大美河南 和谐共生)
炎炎夏日,走进心连心化工集团工业园区,大储罐、冷却塔、换热器等生产设备高高矗立,却并不见浓烟升起,也闻不到丝毫刺鼻味。蓝天白天、绿草如茵,这里是一座“不一样”的化工城。
“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绿色低碳生产。”该集团工程管理工艺组组长介绍,该公司2022年投产了60万吨合成氨绿色制造项目,不仅实现了多项生产工艺的升级改造,还实现了危化品废物的循环再利用,原有装置的煤炭转化率由86%提高到99%以上,不仅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排放指标均远低于国家标准,尿素制造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成本10%以上,且每年回收利用二氧化碳150万吨,实现了节能减排与发展效益双赢互促。
这是河南省企业转型升级迈向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河南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中“绿意”越来越浓。
转型发展,政策先行。当前,全省低碳发展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河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印发及《河南省能源低碳转型发展行动方案》等13个重点领域专项行动方案的出台,全省碳达峰“1+N”政策体系初步构建。2023年以来,全省建立定期调度工作机制,压实各地各部门工作责任,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在开封,聚焦全钒液流等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该市积极打造储能炭材料产业园,带动投资1100亿元;在信阳,当地依托明阳集团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建成大型陆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作为制造业大省,推动工业领域实现碳达峰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中之重。河南省大力推动低碳高效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2022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突破25%。
新能源是支持绿色发展的“底盘”。河南省规划实施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打造建设沿黄绿色能源廊道;鼓励利用党政机关、校园等公共建筑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等。截至目前,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6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每年节省标煤3100万吨以上。同时,积极培育壮大氢能产业,加快打造“郑汴洛濮氢走廊”,有序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中石化兆瓦级绿电制氢项目已在濮阳建成。
除了工业生产,“绿”色理念也早已深入人心,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8月的一天,室外35摄氏度,走进郑州市二七区五方科技馆内的零碳楼,格外凉爽舒适。“这里全年温度维持在20℃—26℃之间,但用电量却不到普通房子的一半,且电源全部来自房子自身产生的电能。”五方建筑科技集团相关人士介绍,零碳楼表面及周边安装的光伏发电设施每年发电两万多千瓦时,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此外,零碳楼还采用了高效外保温等技术,整体能耗比普通建筑减少一半以上。
建筑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河南省明确提出“鼓励建设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目前,全省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已由示范过渡到了规模化推广阶段,越来越多的“零碳楼”将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我省积极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目前已确定8个试点县(市)、10个试点园区和12家试点企业作为省碳达峰试点单位。此外,组织申报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郑州、平顶山、三门峡被列入国家重点城市名单。加大节能宣传,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线上参与活动人次达860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化为实践。”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河南日报记者 孙静)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