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洛阳:新文旅带旺新消费
2023-12-26 09:05:33来源:河南日报编辑:张雨晴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洛阳 新文旅带旺新消费(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洛阳:新文旅带旺新消费

演员在隋唐洛阳城应天门二层平台表演《入城仪式》。 牛林林 摄

  寒冬时节,栾川伏牛山滑雪度假乐园换上“银装”,雾凇、冰挂美景引人驻足,穿汉服滑雪、拍美照,成为众多游客来此旅游的新玩法、新选择。

  “吃住行游购娱”,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为高品质的“体验型产品”买单。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洛阳接待游客总人数1325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19.67亿元。

  新文旅、新场景、新消费。洛阳抢抓文旅产业发展“新风口”,瞄准文旅消费新特点,准确把握“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的新文旅产业鲜明特征,坚持以创新促转型,大力发展新文旅业态,打造全国沉浸式文旅目的地。

  “颠覆性创意”让洛阳持续“出圈”。洛阳古墓博物馆通过上线“探秘世界上第一座古墓主题博物馆”拿捏年轻人“心头好”,龙门石窟在新科技加持下的“石窟夜游拍摄震撼大片”吸引大量游客……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共建的自由行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发布《全球旅行“新玩法”研究报告2023》,洛阳古墓博物馆和龙门石窟上榜中国“新玩法”TOP100榜单。

  文旅深度融合的当下,洛阳“汉服热”持续升温、全城剧本杀掀起“穿越”风潮、“博物馆奇妙夜”海量“圈粉”;从《唐宫夜宴》到《龙门金刚》,再到《风起洛阳》“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多个文化爆款IP,形成洛阳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标识。

  汉服的火热,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一年之间,洛阳市老城区洛邑古城门口的汽修一条街,摇身一变,成了汉服一条街。汉服产业从业人员近8000人,带动汉服妆造培训、摄影跟拍等行业的蓬勃发展。

  新文旅激发新活力,汉服热持续带动消费热。洛邑古城入选国家首批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除了演出、娱乐项目,汉服的“沉浸式体验”还带动洛阳本地各类消费的增长。据统计,今年以来,洛阳市门票、酒店等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56.3%。

  从“看景”到“入景”,洛阳顺应文旅产业从“观光游览”向“沉浸体验”转变的新趋势,借力洛阳汉服火爆“出圈”,洛阳接连谋划“隋唐洛阳城国风节”“越汉服越时尚文旅产业博览会”等一系列活动,把汉服元素融入文旅业态,拉长产业链条,“汉服+古城”的引流效应逐步显现。

  12月12日,“洛阳·牡丹颂”汉服文化展示中心揭牌仪式在洛龙区举行。同日,可实现年产汉服超百万件的生产线投用。“该生产线涵盖设计、制版、制作、成衣全流程。”洛阳浩洋服饰有限公司李楼产业基地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学习研究汉服文化、挖掘洛阳文化元素,推出一系列具有洛阳特色的汉服产品,打破洛阳市汉服体验火爆、却缺少本地汉服生产企业的现象,填补产业空白。

  聚焦“年轻化消费”,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围绕青年休闲、消费需求,打造洛阳青年之家等30多个露营基地,布局“夜游”“夜演”“夜娱”新业态,天心产业园、东方文创园等吸引年轻人打卡游玩。打造《寻迹洛神赋》《无上龙门》等,让文化遗产走进年轻人视野。

  新文旅,也“新”在“移动端传播”。洛阳在抖音、微博等平台发起“四月为爱奔赴洛阳”“洛阳实力宠客”“总要来洛阳穿穿汉服”“沉浸洛young城”等话题,相关视频播放量超20亿次,总话题阅读量55亿次。把短视频作为主要传播载体,运用青年话语体系和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点亮“移动端传播”,实现了“既叫好又叫座”。

  为了把“流量”变为“留量”,洛阳持续提升文旅服务。

  通过增加航线航班、加开高铁车次、建设旅游公路、优化中转换乘服务等,更好实现快进慢游;发展城市民宿、青年旅舍、房车营地等,构建多元化住宿体系;以景区、街区、片区为载体,合理布局餐饮、购物、娱乐等商业形态,更好满足游客消费需求;制定汉服体验、剧本娱乐等新文旅产业标准,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近年来,洛阳市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洛阳特色的‘新文旅’发展之路。”洛阳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洛阳市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文旅新业态,育强全链条文创产业,更好满足游客文旅消费新需求。(记者 田宜龙 王雪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