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探“新”百亿大项目系列报道】向“绿”而兴 “风光”无限
2024-02-26 09:00:39来源: 河南日报编辑: 张雨晴责编: 石丽敏

  原标题:向“绿”而兴 “风光”无限(全力拼经济 奋战开门红)——探“新”百亿大项目系列报道之一

  【开栏的话】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春节刚过,中原大地已掀起全力以赴抓项目的发展热潮。一个个重大项目的加速推进,为全省经济拼抢开门红夯实基础、提供支撑、注入动能。为充分展现全省新春拼经济的干劲和热潮,河南日报社财经全媒体中心派出10路记者,分赴全省各地,遴选目前正在建设的10个投资超百亿元的重大项目进行现场探访报道,推出《探“新”百亿大项目》系列融媒产品。

  春节后的一场大雪,让位于开封市兰考县的国家电投绿色能源项目施工现场披上“银装”。2月23日,雪后初晴,记者探访发现,这里已经恢复火热的建设场面,施工便道的积雪已清扫干净,工人们操作塔吊、升降机等正进行办公楼、厂房外立面的装饰作业。

  兰考国家电投绿色能源项目规划建设产业园,其中一期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100亿元,主要建设风光储能科创研发中心、标准化厂房、办公楼等,建成年产5GW光伏组件、5GW储能设备及风电设备等。

  在国家电投中国电能兰考项目经理王震的引导下,记者注意到,一座长长的建筑向远处延伸。“这是5GW新型光伏组件生产项目的标准化厂房,内设一条450米长的生产线,前端对接上游产品仓库,一块块电池板从这头进去,通过一道道自动化生产流程,将变成太阳能光伏组件产品,打包封装后运往世界各地。”王震说。

  “我们这个产业园目前有5个在建项目,未来将以商招商引进光伏组件、逆变器生产、风电、储能设备等电力制造和新能源制造项目,两年内引进10家以上企业,提供数千个就业岗位。”王震告诉记者。

  新能源制造企业为什么愿意入驻兰考新能源产业园?

  在王震看来,首先,兰考作为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其示范建设成果可衍生出众多绿色能源创新应用场景,比如综合智慧零碳电厂等,带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大显身手”,有利于企业提前布局未来市场。

  其次,园区房顶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导入周边风电,配套储能设施,构建“新能源+”智慧能源微电网,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园区。这意味着,随着产业园绿电消纳率的提高,企业用上绿电,将大幅降低用能成本,并为产品出口欧美市场提供绿电认证,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

  “兰考还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依托兰考国际陆港,通过铁海联运,为新能源产品加快‘走出去’开辟便捷物流通道,增强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王震说。

  项目建设现场,处处可见忙碌的工人,施工设备有序运行,涌动着勃勃生机。

  “我们细化了人员返岗、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安全保障等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已于农历正月初七全面复工复产,目前现场有施工人员300余名、工程机械设备50余台(套)。”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兰考项目负责人李广才说,“我们正开足马力抢抓工程进度,冲刺开门红,力争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截至目前,兰考国家电投绿色能源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35亿元,完成建筑总工程量约60%。一期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00亿元以上。

  向“绿”而兴,“风光”无限。随着绿电新能源产业园的全面建成投产,这里将聚焦风、光、储、电、氢能等装备制造,加快新能源产业培育,优化产业布局,使新能源产业成为兰考县富民重要支柱产业,推动兰考县域经济“成高原”。

  记者手记

  奋进“春光里”,冲刺开门红。在兰考国家电投绿色能源项目施工现场,火热的建设场景是河南谋发展、拼未来的生动写照。

  抢抓新风口,驶上新赛道。兰考县以国家农村能源革命示范建设成果衍生至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通过延链补链强链的谋划,兰考不仅是在建设一个产业园,更是对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和前瞻布局。一条新能源产业链“链”出发展新活力,推动兰考在县域经济“成高原”上勇立潮头。

  置身火热的建设现场,记者深切感受到河南正以铿锵的脚步向“绿色”和“高科技”未来迈进。大抓项目、大力招商,聚链成势、向“绿”而兴,从规划建设到加快落地,这是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河南的发展,正如这春日里的兰考,蓄势待发,风光无限。(记者 宋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