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   舆情智库
周口市商水县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奋勇争先 更加出彩
2024-02-27 16:33:58来源: 周口日报编辑: 万庆丽责编: 石丽敏

  原标题:奋勇争先 更加出彩(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商水县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原创】周口市商水县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奋勇争先 更加出彩

盛泰纺织工业园现代化生产车间。 记者 马治卫 摄

  谋韬划略谱愿景,砥砺奋进新征程。2月22日上午,周口市商水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商水人民会堂开幕。来自全县各行各业与各条战线的244名人大代表肩负着全县人民的希望和重托,齐聚一堂,共迎盛会,同谋发展大计。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崔卫国、王勇、夏新明、邹松、李峰、杨新权、张俊霞、姜军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商水县委副书记、县长沈宗祥,县政协主席王汝凌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县领导于阗镇、金溪、张禹、刘卫华、王申、屈海涛、潘子建、刘万华、彭发光、王建新、陈新民、张彦兵、苏宏锦、马三华等在主席台就座。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县委书记崔卫国主持大会。

  在热烈的掌声中,沈宗祥代表县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2023年的各项工作,勾勒出2024年的发展蓝图,动员全县上下以敢为天下先的闯劲、敢啃硬骨头的韧劲、敢打攻坚战的冲劲,奋勇争先、更加出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商水实践新篇章。

  回顾2023年:步履坚实 硕果累累

  2023年,在商水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市委“十大战略”三年行动计划,以“十二个紧盯”促发展,以“五个清单”抓项目,以农业强县“七个专项行动”强基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商水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亿元,增长4.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07亿元,增长11.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75亿元,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94亿元,增长6.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73元,增长5.1%。

  项目建设持续发力。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签约落地项目33个,合同资金245.35亿元。其中,落地开工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项目13个,合同资金110.2亿元。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总投资135.1亿元的11个省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08%;总投资73.9亿元的18个项目建成投产,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坚实。要素保障不断加强。沙颍河引水管网铺设完毕,供热管网项目建成投用。淘汰落后产能企业41家,盘活低效土地650余亩,消化闲置厂房9.8万平方米,报批土地31批次3917亩。引进各类人才4164人。周口城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功通过AA主体信用评级,全年融资17.6亿元。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主导产业展现新亮点。盛泰纺织工业园成为全省唯一一个纺织印染服装全产业链产业园,阿尔本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河南(周口)绿色印染示范产业园布局商水,经开区纺织服装产业链进入河南最具竞争力产业链30强榜单。特色产业得到新发展。成功创建1家省级产业园、8 家市级产业园、46家县级产业园;壮大23个“一乡一业”专业乡镇实力,黄寨镇、邓城镇获评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第三产业焕发新活力。成功举办田园风光半程马拉松赛事。沙颍河生态经济带提质升级。叶氏庄园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蒙恬文化之乡成功获批。三级物流体系实现全覆盖,新培育电商村65个。新建6个增强型乡镇商贸中心和371个村级便民店。全年新增经营主体21020个。

  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全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省级瞪羚企业1家;盛泰纺织数字化工厂整体智治方案被评为全市经典案例,阿尔本被认定为周口首批服装柔性制造产业学院。创新载体更加丰富。建成省级、市级研发中心179个,36家企业与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普爱饲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获批,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商水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成投用,河南农业大学商水综合实验站正在加快建设。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建成全市首个标准化24小时智慧政务服务大厅,完成45家县直单位内设机构职能重塑,2211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经开区“三化三制”改革全面落地。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个。提升周项路,贯通富民路,改造城巴路,民生路、惠商路、兴商大道等14条道路相继开工,丘生路、郑新街等6条城区断头路陆续打通。新建一批街头游园、便民市场、智能停车场,城区水系治理项目基本完工,集中供热全线开通。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乡村振兴有力有效,建成1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成功承办全省秋粮单产提升行动现场会,全年粮食总产量超24亿斤,获评全省小麦制种大县。高标准打造“美丽小镇”4个、“四美乡村”10个、“环境示范村”40个。姚集镇被评为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乡镇,西赵桥等13个行政村被评为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村。农技、农机、农经“三支队伍”改革成为全市试点。“六看六问”和“八到位一满意”工作法受到市委肯定,全省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现场会在商水召开,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持续巩固拓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实施水网连通工程,打通沟渠堵点288处,植树231万棵,造林3050亩,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财政民生支出53.2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7%。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及中心城区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公共服务全面提标。新改扩建公办寄宿制学校9所,新增学位17890个,县管校聘改革任务顺利完成。高标准完成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地方病防控规范化县创建工作,完成13所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公有产权村卫生室达到520个,占比90%。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三零”创建扎实推进,“黄寨大嫂”经验做法入选全国“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阳城胡同长”获评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平安建设工作获评全省“优秀”等次。

  政府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5件、政协委员提案188件。科学制定实施县政府工作规则、“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县创建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与此同时,国家安全、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双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人防、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展望2024年: 奋发图强 再谱新篇

  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县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融入中心、错位发展”,努力把商水建设成农业强、工业大、城市美、结构优的现代化宜居家园。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约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十四五”目标统筹衔接。

  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必须牢牢把握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必须在稳中求进中实现跨越发展。要坚持以进促稳,在“稳”的基础上全力推动“进”,以培育壮大增量来调整优化存量,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二是必须在以进促稳中巩固良好态势。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商水发展中的问题,以项目之“进”促经济发展之“稳”,以改革之力破瓶颈解难题,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稳中蓄势的态势。三是必须在先立后破中破解发展难题。要持续深化探索县域经济“三项改革”、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农业农村改革等关键领域改革,以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四是必须在落实政策中抢抓发展机遇。要保持拼抢发展的精神状态,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努力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把握政策先机、争取工作主动。五是必须在防范风险中守牢安全底线。要树牢底线思维,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为商水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围绕2024年的发展目标,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坚定不移抓创新、求突破,向科技赋能要内生动力。二要坚定不移抓转型、调结构,向质量效益要核心竞争力。三要坚定不移抓投资、促消费,向扩大内需要经济活力。四要坚定不移抓“三农”、筑根基,向乡村振兴要民富村强。五要坚定不移抓统筹、重建管,向城市发展要精彩蝶变。六要坚定不移抓生态、治污染,向绿色低碳要综合效益。七要坚定不移抓保障、惠民生,向共建共享要民生温度。(记者 马治卫)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