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民营经济主体达1069余万户
5月29日,记者从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获悉,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审议。报告提到,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经营主体总量为1094.03万户,其中民营经济主体为1069.4万户,占比97.7%。
全省民营经济主体达1069.4万户
民营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河南省先后出台了《关于新时代促进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推出“一揽子”惠企措施,打出“万人助万企”、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等系列“组合拳”,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强引擎、对外开放的动力源、民生福祉的助推器。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经营主体总量为1094.03万户,其中民营经济主体为1069.4万户,占比97.7%。质量效益持续优化,去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1.2万家、2.6万家,同比分别增长18.66%、19.06%。河南省现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3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94家,153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中,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
省本级96%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
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到,河南省从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有力有效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有关政策举措落细落实。
聚焦优化发展环境,河南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建立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与通报制度。健全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搭建全省一体化信用平台体系,实施“信用+审批”服务改革,64万家企业通过信用承诺在75万次事项办理中享受到了“免审即办”“容缺受理”等便利。提升政务服务企业效能,优化政务办事流程,目前省本级96%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推行“免证可办”,累计制发电子证照2.7亿张、电子印章2.8万枚,实现175项全省统一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可办”。
聚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全国率先推广减税降费红利账单“一户式”推送,2023年全省新增涉及民营经济主体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475.08亿元。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出台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数十个专项支持政策。同时,强化人才和用工需求保障,授权民营企业开展职称评审,成立2个高级职称、21个中级职称、5个协会性质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实施“豫商豫才”返乡创业工程,2023年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234.07亿元,稳定就业岗位37.43万个。
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23年全省科技支出463.8亿元,同比增长13.3%。全面落实企业创新各项财税政策,2023年全省17938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累计培育建设95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673家省企业技术中心,其中约六成以上是民营企业。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接入设备产品883万台(套);累计建设智能车间773个,全省上云企业22.4万家。
持续为民营经济发展赋能发力
报告提到,下一步,河南省将多方发力、形成合力,持续为民营经济发展赋能发力。
帮助民营企业解决“三个难题”。针对“融资难”,河南省将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体系。针对“用地用工保障难”,推进“标准地十承诺制”联动改革,加快实现“拿地即开工”。针对“成本高负担重”,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
支持民营企业提升“三项能力”。提升创新力:完善科技惠企政策,推动企业研发投入全年增长20%以上。谋划设立创新联合体产学研联合基金,探索实施“编制待遇在高校(院所),工作在企业”的科技副总选派支持模式。谋划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力争2024年新增科技贷60亿元以上。提升竞争力:建立龙头企业培育机制,力争每年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提升影响力: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推进贸易收支便利化试点,持续优化退税服务。
推动民营企业开展“‘三化’转型”。数字化发展:培育一批“数字领航”企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增加中小企业上云数量。品质化提升: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开展“美豫名品”认定。绿色化转型:引导民营企业围绕“双碳”目标,开展对标提升活动,加快淘汰落后装备和工艺。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三大环境”。市场环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破除影响平等准入的各种壁垒,开展不正当竞争行为专项治理。政务环境: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政务数据整合共享,全面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法治环境:加快民营经济相关立法进程,健全司法执法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机制,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记者 董艳竹)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