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合作共赢奏响中原开放主旋律
2024-06-27 09:24:16来源: 河南日报编辑: 张雨晴责编: 石丽敏

  原标题:合作共赢奏响中原开放主旋律(关注第二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

  6月22日上午,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南航CZ678次航班缓缓降落,走下飞机的除了一批欧洲游客,还有刚刚在卢森堡参加完第二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返程的嘉宾和企业代表。

  “这次参加论坛收获满满,让公司实现了国际贸易的新开拓。”河南省君恒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监事张振霞说,“参加论坛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我们将牢牢把握机遇,依托郑州-卢森堡‘双枢纽’,加强与欧洲市场的联系和合作。”

  在河南航投卢森堡项目管理部,参加论坛的工作人员刚刚回到郑州,就召开了工作推进会,讨论如何推动论坛上的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同时抢抓郑卢“空中丝路”高质量发展新机遇,拓展新项目。

  “过去十年,我们从相知相识到携手发展;未来十年,我们更多的是互利互信、合作共赢。”河南航投卢森堡项目管理部总经理史彬彬说,比如在民航数智化建设、航空绿色产业转型等方面,都能够利用卢森堡货航先进的理念,提升自身航空运输平台的数字化能力、智慧化程度,通过郑州-卢森堡“双枢纽”建设,实现两地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

  十年来,豫卢合作共同推动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从一条航线到网达天下、从贸易往来到民心相通,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通道、发展联动的坚实桥梁、联结友谊的宝贵纽带,也带动河南走出了一条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新路子,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河南力量。

  蓝天有多大,开放空间就有多大。在这次论坛上,不少企业不仅收获了“新项目”,还拓展了“朋友圈”。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双方将深化务实合作,进一步发挥“空中丝绸之路”的产业聚集效应,实现更紧密的互联互通。

  “论坛上,我们和法国Stilla公司签约,将合资在郑州高新区建设生产基地,3年内将达到年产100万张微流控芯片的能力,这种芯片在病原微生物的高灵敏检测及肿瘤的液态活检、早期筛查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河南赛诺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齐华介绍,借助这条“空中丝路”,将为河南省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建行欧洲(卢森堡分行)总经理谢均乐注意到今年以来一系列推进中欧交流的利好消息,“中国着力推进高水平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中欧经贸合作也将迎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发展机遇”。

  此次论坛上,建行欧洲(卢森堡分行)、建行河南省分行与中豫航空(河南)有限公司签署金融合作协议。“我们将继续以优质、专业的金融服务积极促进中卢、中欧经贸合作。”谢均乐说,建行欧洲与建行河南省分行将继续发挥集团优势,加强联动,丰富产品供给,共同为郑卢“空中丝路”的境内外运营主体提供全面金融支持,同时加大豫卢企业沟通交流,助力更多河南品牌“出海”,在国际市场发展壮大。

  在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的带动下,河南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步伐正在加快,由“向海开放”到“向天开放”的转变日益深化,“不沿海不沿边,对外开放靠蓝天”的独特优势不断彰显。

  航线覆盖全球24个国家200多个城市,3000多种欧美商品相继搭乘“空中丝路”进入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中国品牌飞往全球、走向世界。“有了‘空中丝路’,现在我们可以更有信心地说:你指定,我送达。”卢森堡货运航空公司市场销售执行副总裁多米尼克·切奇说。

  同心圆越绘越大,共赢路越走越实。郑州至卢森堡航线物流网络累计为郑州机场贡献货运量超100万吨,给河南带来投资收益超100亿元;卢森堡货航全球货运排名跃升至第5位,盈利水平持续提升。目前,郑州-卢森堡签证申请便捷办公室根据郑卢航线班期增加了签证办理的频次和密度,扩大了签证受理范围。

  郑卢“空中丝路”,于河南,是一个内陆大省对外开放的勇毅决心;于中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品牌;于世界,是多边合作的生动实践。在这条“天路”上,动人的故事还将延续,在国际合作共赢中书写精彩篇章。(记者 宋敏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姚广强)

  专家点评

  创新合作路径 开拓共赢新格局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博士 郑广建

  十年来,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合作的力度、广度、高度和温度均达到新水平。接下来,“空中丝绸之路”要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持续深化合作方式、创新合作路径、开拓合作领域,进一步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提供新动力。

  聚力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好的国际投资机会和条件,充分利用卢森堡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发挥耐心资本的长期性、稳健性等优势,支持和引导其在我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持续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大文章。

  聚力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发挥河南省产业体系完善、消费市场大、运输辐射半径长等比较优势,绿色食品、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出口竞争力强,制造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等投资和技术需求大,进一步开拓我省产品出口、欧洲扩大消费、欧洲资本海外投资、欧洲技术转移转化等合作大空间。

  聚力中欧人文交流互鉴。通过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文交流,深化民间组织、智库、媒体、青年等交流,加强在艺术、文化、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合作,推动人员交流、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打造一批特色活动、优质品牌和标志性工程,实现文明互鉴和文化融合。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