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中原农谷核心区,十万亩高标准农田绿意正浓。三年间,这里“走出”国审小麦新品种162个,数量居全国第一,种业创新的传奇在这里不断上演。
“这就是‘普冰03’,破解了小麦—冰草远缘杂交的世界难题,成功把野生近缘植物冰草中的高产、抗病、抗逆基因导入小麦。”试验田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锦鹏向记者介绍,去年,“普冰03”正式通过小麦新品种国家审定。相较普通小麦品种,“普冰03”有更好的抗寒性,还兼具高产、抗病、抗逆、强筋等特性。
今年10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原研究中心与河南省中原农谷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三方签约,“普冰03”生产经营权以666万元价格完成转让。这是中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心第一单挂牌交易的品种。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普冰03’在黄淮海区域大规模种植,并形成一套‘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有效机制,助力新品种的发展壮大。”中原农谷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品种的背后是强大的科技支撑。中原农谷目前收集保藏有各类种质资源8.2万份,汇聚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8家,种业企业82家,高层次科研团队53支,初步形成了产学研贯通、育繁推一体的种业创新体系。
在中原农谷人工光植物工厂,住上“楼房”的蔬菜同样引人注目。
层叠的立体栽培架上,一棵棵生菜在定植架上整齐排列。通过对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的精确控制,不到100平方米的种植空间能收获传统大田里近百倍面积的产量。
“植物工厂里采用的是无土栽培和无菌管理,蔬菜生长不易生病。由于不受气候和地形影响,这里的作物还可以实现全年不间断生产。”河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张涛说。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种质、有人才、有平台、有企业……农谷里的“百川”串联交织,滋润“万物”生长。目前,中原农谷已实现粮食、油料、畜禽等八大领域育种全覆盖。一个创新、开放、绿色、智慧、融合的“农业硅谷”蓄势待发。(记者 赵一帆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青)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