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南省畜牧条例》修订实施 将试点畜禽定点屠宰 鼓励利用闲置土地等发展畜牧业
记者1月2日从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南省通过了新修订的《河南省畜牧条例》,《条例》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明确在全省逐步实施牛、羊、鸡、鸭等定点屠宰,试点期为两年,以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的牛羊禽肉。这一修订旨在更好地契合当前和未来畜牧产业发展需要,保护广大畜牧从业者的合法权益,为全省畜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作为畜牧业大省,2023年全省肉蛋奶产量约1352万吨,生猪净外调量达到2215万头,在稳产保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个别畜种如肉牛奶牛产业的发展仍面临巨大压力。为此,新修订的《条例》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强化。
《条例》强化了规划引领与政策保障,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并逐步提高对畜牧业的投入水平,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针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条例》从经费保障、设立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旨在加强畜禽种业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在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条例》增设“畜禽屠宰”专章,提出在全省逐步实施牛、羊、鸡、鸭等定点屠宰,先在有条件的设区的市开展屠宰试点,试点期为两年,填补了河南省牛、羊、鸡、鸭等定点屠宰管理法制建设的空白。
在用地保障与设施养殖方面,《条例》要求保障畜禽养殖用地合理需求,鼓励利用闲置土地、未利用地等发展畜牧业,并支持发展畜禽设施养殖和多层立体养殖,以应对养殖用地紧张的问题。
《条例》还强调了协同发展与专业服务的重要性,要求政府引导养殖、加工企业与中小养殖场(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并鼓励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支持中小养殖场(户)发展。
在科技支撑与绿色发展方面,《条例》提出要加强畜牧专业人才培养引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畜牧业的应用,并鼓励开发农作物秸秆等饲草料资源,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此外,《条例》在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三个亮点:绿色兴牧,强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需合理规划畜牧业发展,推进资源优化与减污降碳,鼓励畜牧业养殖者做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促进废弃物就地就近利用,并推进新技术研发应用以减少碳排放,增强碳汇能力。
品牌强牧,旨在增强品牌竞争力,提升产品附加值,支持畜牧业品牌建设,同时重点培育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和现代化冷链物流企业,加快畜牧业一体化、协作化、网络化,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质量兴牧,从育种、养殖、运输及市场流通等全流程发力,推广优良种畜品种,严格规范兽药、饲料及添加剂使用,加强养殖防疫消毒,并强化畜禽及畜禽产品安全监管,全面提升畜牧业质量水平。(记者 赵冬)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