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腊月,我们的腊板鸭供不应求,2万多只全部售罄。用生态养殖的鸭子制成板鸭,不仅安全健康,味道更是没的说。”2月16日,信阳市罗山县庙仙乡林道静稻渔共作示范基地负责人陈广兵满脸笑意地说。
庙仙乡腊板鸭是远近闻名的农特产品,制作工艺由来已久,每到春节,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备上几只当年货。近年来,该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巧妙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加快土特农产品的提质升级,依托林道静稻渔共作示范基地,大力推广“稻鸭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精心挑选优质小麻鸭品种,按照科学的数量和比例投放至稻田中。鸭子在稻田里欢快觅食,不仅快速增肥,肉质也愈发细腻,同时还能高效完成田间除草除虫工作,实现了生态与农业的双赢。
寒冬时节,便是庙仙乡的板鸭制作季。当地群众用熟盐、茴香、八角等调料将成熟的麻鸭腌制入味,制作成成品后每只重约800克,形似桃状,色泽白润,肉质鲜嫩,尾油饱满,营养丰富。而鸭爪、鸭翅、鸭头这些俗称“外五件”的部位,更是口感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产业发展离不开组织化运作。庙仙乡顺势组建“庙仙板鸭”行业协会,吸纳3家农民合作社参与,带动36户“稻鸭共生”养殖户投身其中,并培养了40余名稻鸭养殖与板鸭加工专业人才。目前,全乡“稻鸭共生”养殖面积达2000余亩,年养殖麻鸭5万多只,制作成品板鸭4万余只,已逐步形成养殖、加工、包装、销售全链条生产模式。
据了解,腊板鸭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2024年冬季,庙仙乡销售腊板鸭4万多只、“外五件”6万余斤,创造利润500多万元,实现了“一田双收、稳量增效、稻鸭双赢、生态环保”的目标。(文 何铸)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