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共绘兴疆新画卷——第十一批河南援疆工作掠影
2025-03-18 08:53:17来源: 河南日报编辑: 张雨晴责编: 蒋硕

  原标题:共绘兴疆新画卷(共商合作发展大计 双向奔赴谱写新篇)——第十一批河南援疆工作掠影

共绘兴疆新画卷——第十一批河南援疆工作掠影_fororder_1

  山河相望,豫哈情深。

  从悠远的“玉石之路”,到辉煌的“丝绸之路”;从政府间全面合作,到民间的频繁往来,中原和天山始终密切相连,根脉相牵。

  2023年5月,第十一批河南援疆开展以来,全体河南援疆干部人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把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坚持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立足受援地所需、河南省所能,担应尽之责、谋务实之策、行固本之举,努力开创对口援疆工作新局面、共绘富民兴疆新画卷。

  民生惠疆暖人心

  3月17日,哈密市伊州区柳树沟乡一棵树村72岁的开斯克·艾优老人,又来到河南援建的柳树沟乡卫生院中医馆针灸治疗自己的关节炎。

  经过治疗,当银针从腿里拔出,稳稳站住的开斯克·艾优开心地说:“好多了,好多了,感谢河南援疆送来好医生、好医术!”

  中医馆里开斯克·艾优的感谢,是一位普通哈萨克族老人对第十一批河南援疆工作的肯定。

  让哈密及第十三师新星市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亿万中原儿女念兹在兹,情同手足。

  河南援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把援疆资金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把援疆工作的综合效益落在办好民生实事上,切实为当地各族群众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建最美乡村。在河南援疆产业帮扶下,哈密市伊州区柳树沟乡一棵树村发展迅速,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40余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58万元;河南援疆还派出基层党建专家,指导该村健全完善基层治理模式,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上奋勇争先,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建最美学校。2024年,河南援建的哈密市豫哈实验学校和豫哈第二、第三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全部投入使用,成为当地群众眼中的“最美学校”。

  建最好医院。河南在哈密市中心医院挂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密医院、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哈密分中心;第十三师新星市红星医院在河南援疆帮扶下,成功创建国家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

  第十一批河南援疆开展以来,已选派援疆医疗专家407人,接诊16.71万人次,实施手术5341台,救治疑难危重病例4462例;选派各类教育人才1200余人,打造“组团式”援疆试点学校20所,建成师资培训基地20个,形成涵盖受援地所有学段、全部学科的“组团式”教育援疆新格局。

  产业兴疆强信心

  豫哈合作,产业先行。

  自2023年7月26日成立起,河南援疆大力支持建设的豫哈零碳科技产业援疆平台就备受关注,被称为河南产业援疆“高速公路”。截至2025年2月,平台已累计引进10个产业项目和10家研究机构,总投资达99.8亿元,其中已开工落地项目6个、研发机构3家。

  河南援疆优化产业支援路径,在增强“造血”功能上下功夫、求实效。推动企业、商会、协会交流交往,鼓励河南骨干企业在哈密及第十三师新星市布局生产基地,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河南省地质局来了,成立河南地质哈密工作站,助力矿产资源开发,为发展钛基、镁基、硅基新材料等产业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河南龙成集团来了,投资超百亿元在哈密伊吾县建设1500万吨/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

  河南神火集团来了,在哈密合作开发优质煤炭资源,未来向煤制气产业延伸;

  中豫航空、中豫国际港务集团来了,拓展物流新通道,帮助哈密形成东联西出南通北拓的公铁航多式联运交通大格局;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来了,帮助建立豫哈就业创业综合信息一体化平台系统,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当地企业不出哈密,就能从河南招到员工;

  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来了,与伊州区合作共建哈密数据要素产业园,做优做强数字经济,助力哈密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体系;

  各种创新主体来了,豫地科技豫哈地质科技园、河南省科学院豫哈创新联动中心、河南省农科院豫哈科技服务中心、豫新能源研究院相继建立。

  据统计,2023年至2024年,河南援疆在哈密市投入规划内资金11.08亿元,在第十三师新星市投入2.4亿元,同时引导更多优势企业来哈密及第十三师新星市投资兴业,让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当地,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在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上奋勇争先。

  文化润疆筑同心

  “汉字很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大家都被深深吸引了。”

  一谈起2024年7月在哈密市博物馆举办的“汉字之美——中华汉字展”,林妙瑾就赞不绝口。当时,还是哈密市第二小学六(6)班学生的她作为博物馆红领巾讲解员,向人们讲述汉字的魅力。该展览共接待青少年4000余人次,接待疆内外游客71585人次。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河南援疆充分发挥河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加强两地人文交流,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建强文化阵地。河南援疆在哈密投资3300万元建设了左公文化苑,投资5000万元建设哈密文化馆,投资1.2亿元建设豫疆历史文化交流中心,支持乡镇、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左公文化苑开放后累计接待各族群众30多万人次,成为哈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阵地和名片。

  增强文化认同。引进《梨园春》《水月洛神》《大河安澜》以及豫剧《焦裕禄》等中原文化精品到哈密、第十三师新星市基层展演,累计举办130余场活动,深受欢迎,惠及群众150万人次。

  力促交往交流。组织“河南人游哈密”活动,累计输送内地游客超50万人次来到哈密、了解新疆。同时组织哈密90余批次5000余人到河南学习培训,促进两地各族群众大众化、常态化交流互动。郑州地铁开通“哈密号”“新星号”专列,6个省辖市开通“哈密号”公交,宣传新疆文化和农产品,推介销售哈密瓜等农产品超1.6亿元,吸引游客4万余人次。

  ……

  一举一动,饱含深情,有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根植各族群众心灵,让“两地一家亲”的友好情谊代代相传。

  人才援疆践初心

  一身土两脚泥,把豫哈情深写在哈密大地。

  2024年8月1日晚8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风尘仆仆走出伊州机场。他不顾旅途劳顿,直接乘车赶赴哈密市伊州区柳树沟乡和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马不停蹄走进河南省农科院援建的花生种植基地开展农业技术指导。

  河南援疆高度重视人才援疆工作,把其视为做好对口援疆工作的第一资源。

  协调张新友和10名中原学者在哈密分别设立工作站;

  申请年度援疆资金1200余万元专项支持河南名医、名师等特色品牌项目;

  选派河南高校教师共50人到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其中博士41名、硕士9名,支持当地本科职业大学创建;

  选取河南10所优质高职院校以“10+1”模式对口援建第十三师新星市职业教育,助推当地创建首个高职院校——新星职业技术学院。

  据统计,第十一批援疆工作开展以来,除了中组部选派的229名援疆干部人才,河南还累计选派1000余名干部人才赴哈密及第十三师新星市从事柔性帮扶工作,引进3000余名各类人才到哈密和第十三师新星市工作。

  ……

  河南援疆步履铿锵,有力促进了受援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幸福安康,不断提升着援疆综合效益。

  “下一步,河南援疆前指和全体援疆干部人才,要在豫新两省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四高四争先’要求为动力,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全面提升、务实高效,扎实做好教育援疆、医疗援疆、产业援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润疆等工作,以实干实绩实效展现河南援疆干部的良好形象,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奋勇争先,为开创豫新合作交流新局面、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也是一生值得自豪的贡献!”哈密市委副书记,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党委书记卢希望说。(记者 尹红杰 河南日报通讯员 周晓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