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56789”看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密码
3月18日,在位于洛阳市伊滨区的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二期项目现场,塔吊林立长臂挥舞,建设热火朝天。该基地全部达产后将打造全国有竞争力的新能源电池基地,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倪睿 摄
郑州东站旁,一家超市尚未开业便引发全国关注——胖东来从宣布进军省会,到郑州首店地址确定,每一步动向都印证着其“移动式6A级景区”的市场号召力。
3月3日的香港交易所,蜜雪冰城品牌吉祥物“雪王”携“全家老小”摇摇晃晃地走上台,共同完成敲钟仪式。蜜雪冰城登陆港交所,河南诞生“全球现制茶饮第一股”。“上市,只是新的起点。”“雪王”说。
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常可用“56789”来概括。比如在河南,民营经济就贡献了全省55%以上的GDP、65%左右的税收、70%左右的进出口总值、85%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9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
这组数据彰显了民营经济“生力军”的强劲活力,更折射出包括胖东来、蜜雪冰城在内的豫企,以消费者为中心,追求极致、创造独特价值的生长密码。中原腹地正以民营经济的澎湃动能,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向新行向高攀 挺起硬脊梁
走进位于内乡县的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只见生猪都住上了“楼房”,楼房内几乎闻不到养猪场常有的臭味。“这得益于我们自主研发的空气过滤猪舍,不仅为猪群打造了健康的生长环境,还能实现无臭气、不扰民。”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说。
刚从全国两会归来的秦英林,一个月前还参加了民营企业座谈会,是唯一的河南参会民营企业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民营经济发展提振了信心。愿热烈拥抱新时代,向‘新’而行,让企业行稳致远。”他说。
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制造……放眼河南,民营企业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布局新赛道、新产业,一批新的增长点正加快孕育。
据了解,河南省持续推动创新要素向民营企业高效配置,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引领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通过优化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2024年全省新遴选创新龙头企业166家,目前共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3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万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分别为85.95%、95.56%。
在制造业领域,广大中小企业聚力以专出道、以精破局、以特逐强、以新求变,成为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目前,河南省已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4家。
从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来看,河南省13家民营企业入围。“从1958年成立的‘老字号’双汇发展,到新晋上榜的龙佰集团,河南民营企业发展正呈现前浪奋进后浪追赶的积极态势。”业内专家表示,民营企业在展现韧性与担当的同时,创新发展越来越成为主流,各企业通过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力度,为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撑腰更要撑伞 打好组合拳
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策组合拳的“精准滴灌”。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政府不仅要为民营企业大胆“撑腰”,更要在关键时刻为其“撑伞”。
去年以来,河南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从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河南省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等综合性政策,到推动实施“一揽子”专项配套措施,再到加快《河南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立法调研,河南在政策制定上既注重统筹谋划、供需衔接,又坚持突出重点、滚动接续,确保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简便快捷,降低融资成本,减轻资金周转压力!”河南亨美达发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田良军说,得益于许昌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推出的“无还本续贷”抵押登记新模式,该公司成功从金融机构获得130余万元贷款,满足了生产需求,还省去一笔资金拆借费用。这一创新举措,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续贷难、续贷贵等问题。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共识、合力推进。前不久,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有关通知,与第一批30家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将主动倾听民营企业真实诉求,积极协调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持续做优做强。
河南省还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毫不动摇支持促进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以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为重点,扎实开展中原民营企业家“百千万”培训,实施“青蓝接力”行动,加快培育一批高素质、有担当的优秀民营企业家群体。
拼出来闯出来 共赴新春天
河南简称“豫”,字形是“我牵着一头象”。除了火出圈的胖东来、蜜雪冰城、牧原集团,河南民营企业还在多领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大象”:双汇连续多年保持中国肉类行业领先地位,卫华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工业起重机制造企业,多氟多新能源材料六氟磷酸锂产能稳居行业龙头,时空隧道创建了同城即时生活服务平台“UU跑腿”……
“56789”,是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劳动力水平的生动刻画。而超过1000万户、占比96%的民营经济主体,则是创业者的代码。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里,一批又一批河南弄潮儿们,勇敢地投身商海,在市场经济的土壤中播下希望的种子。在他们的带领下,河南民营企业迸发出无穷活力。
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0.5%,高于全国10.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9.8%,高于全国12.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为推动全省经济实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形成了有力支撑,为河南“经济大省挑大梁”作出了重要贡献。
继2月2日、2月22日,河南省领导两次与民营企业家代表面对面交流后,3月21日,河南将高规格召开全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河南省将再一次坚定亮明态度:民营经济是河南发展的最大潜力,民营企业家是最宝贵资源、最宝贵财富。
万里长空风正劲,“豫”势而上正当时。民营经济的春天,从来不是等来的,而是拼出来、闯出来的。当政策暖风与市场活力共振,当法治保障与创新动能结合,河南民营经济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绽放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记者 宋敏)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