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南出台《意见》实施“数据要素×”行动 打造全国重要的数据流通 枢纽和产业发展高地
鼓励数据企业积极开发教育、养老、医疗、出行等产品和服务;聚焦工业制造、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打造形成一批可感可及的应用成果……3月27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获悉,河南省印发《河南省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20条具体措施,努力推动河南省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为打造数字强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全省数据要素市场体系
加快利用数据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围绕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发展方向,加强政策引导,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技术创新,完善产业生态,培育壮大一批数据骨干企业,积极融入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促进数据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打造数字强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意见》明确,到2027年,全省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基本建成,数据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力争建成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数据产业集聚区10个左右,引育数据骨干企业500家以上,形成典型数据技术、产品和服务1000项以上。到2029年,全省数据产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数据技术创新能力跻身全国第一梯队,涌现一批具有国内竞争力的数据企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数据流通枢纽和产业发展高地。
深入实施“数据要素×”行动
提高数据资源供给水平,坚持“一数一源”,健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发布高价值公共数据清单,推进公共数据治理共享开放。
《意见》指出,引导企业加强数据治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数据管理部门和首席数据官,提升数据资源管理能力,按照市场化规则开发利用数据。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向中小微企业开放数据资源。
促进数据场景创新应用。深入实施“数据要素×”行动,聚焦工业制造、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商贸流通、金融服务、气象服务等重点领域发展需求,推进数据融通共享和深度利用,形成一批可感可及的应用成果。加快推进郑州、洛阳国家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建设,推动全社会物流成本有效降低。积极创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鼓励链主企业联合数据企业开发高质量数据集,探索人工智能在卫生健康、交通物流、城市管理等行业多元化应用,大力发展“数据即服务”“知识即服务”“模型即服务”等新业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鼓励企业参与政务数据应用创新,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围绕农业生产、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领域打造企业、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协同上下游企业开放共享高质量数据资源,推动技术研发、产品制造等模式升级,促进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培育多元化数据要素市场主体
高质量建设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数据流通交易。《意见》明确,支持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加快与国内其他数据交易场所互认互通,优化交易流程,丰富交易产品,带动数商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加快集聚,争创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
加强数据产品服务推广应用。依托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构建数据产品供需服务机制,为交易双方提供数据集、数据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和数据应用等服务。鼓励各地适时开展数据产品服务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探索将数据产品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探索建立数据价格形成和收益分配机制,逐步开展全省数据要素场内交易价格监测。
繁荣健康的市场才能让数据要素发展壮大,《意见》要求,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
鼓励医疗、交通、城市管理、工业、农业、文旅等重点领域企业及互联网平台企业依托数据业务成立专业经营主体,深化产业链、供应链数据整合应用。支持企业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创新数据产品和服务,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河南品牌。
打造专精特新数据企业。实施数据企业专项培育行动,制定数据企业培育认定实施办法,支持各细分领域数据企业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大力培育一批新型特色数据企业。聚焦一体化算力、数据空间、低代码平台等领域,培育一批数据基础设施企业。
同时,围绕数据经纪、数据托管、交易代理、培训教育等领域,加快培育一批服务型数据企业,开展专业化服务。完善第三方服务机构行业标准和规范,提升服务水平。
实施数据赋能千行万企专项行动
繁荣数据产业生态是发展数据要素的关键,《意见》指出,统筹数据产业布局。
支持各地立足产业基础和数据资源,布局建设数据产业集聚区,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一区多园”产业格局。支持郑州市统筹建设数据要素专业园区,大力发展数据资源、数据服务、数据安全、人工智能等产业,打造全省数据产业核心区。围绕资源汇聚、技术创新、应用牵引、算力支撑等方向,推进数据资源和数据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积极引进国内龙头、骨干企业落户数据产业集聚区。
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头部企业数据汇聚和辐射效应,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其他产业链的协同链接,营造多链融合、协同聚能的产业生态。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和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开发普惠性、公益性数据产品和技术工具,开设数据服务专区,为中小企业办事创业、经营决策、合规治理等提供数据支撑。
实施数据赋能千行万企专项行动,聚焦现代农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智慧物流、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鼓励企业依托可信数据空间、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等开放、开发应用场景,促进应用创新和产业融合。围绕政务服务、城市和乡村治理、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创新推广数据应用解决方案,提升数字化、智慧化管理水平。鼓励数据企业积极开发教育、养老、医疗、出行等产品和服务,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同时,深化开放联动发展。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产业链接,推进数据基础制度、流通交易、标准规范等互认互通,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支持航空港区建设国际数据港,探索跨境数据开发利用,充分挖掘枢纽新城各类数据价值。
构建“一核四极多点”算力布局
基础能力建设是发展数据要素市场的“底座”。《意见》要求,加快数据技术创新。
聚焦数据采集、整理、存储、清洗、分析、发掘、应用等关键环节及重点领域,编制数据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清单,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数智技术专项研发和融合创新。支持创建省级以上数据领域科学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人才培训基地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引导嵩山实验室、郑州大学等创新平台和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数据企业,创新技术组织模式,加快数据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落地。
完善数据基础设施。推动全省“通算+智算+超算”协同发展,加快构建“一核四极多点”算力布局。加大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中原算谷等重大项目建设力度,持续提升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支撑能力,争创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支持郑庆哈城市算力网打造算力大通道样板。
完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鼓励数据企业加快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深化信创产品和服务在人工智能、元宇宙、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应用创新,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意见》指出,支持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推进数据领域学科专业建设,鼓励省内高校、科研机构重点培养数据采集、治理、分析及合规建设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数据人才到我省就业创业。(记者 袁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