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山水盛景之间,信阳市“红”“绿”特质鲜明,茶香弥漫四方。近年来,信阳市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优势再造战略,把发展文旅产业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相结合,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中叫响“美好生活 青春信阳”文旅品牌。此次采访聚焦茶旅融合、生态旅游、古村落新活力、交旅融合等多个文旅文创主题,解码信阳茶旅、红旅、交旅融合新路径、新业态、新势能。
信阳文新茶村万亩有机茶园 摄影 仝瑞勤
国际在线河南报道(记者 仝瑞勤):生锅杀青、熟锅理条、三烘干燥提香……近日,在位于信阳市浉河区的文新茶村,一竹筛刚采摘的鲜叶,经过筛分摊晾,在中国制茶大师陈正军手中,很快变成了条索细圆紧直、色泽嫩绿均匀、香气清香持久的信阳毛尖茶。
信阳种茶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上的八大茶区之一、中国名茶生产重要基地。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超216万亩,年产茶叶9万吨,总产值达161亿元,茶叶从业人员达120万人。2024年,“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达80.30亿元,连续15年位居全国前三名。
中国制茶大师陈正军展示传统炒制技艺 摄影 仝瑞勤
民以茶富,区以茶名。作为“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核心区,近年来,浉河区深入推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坚定不移实施兴茶富民发展战略,不断扩大茶文化影响力、增强茶产业竞争力、提升茶科技支撑力。该区现有茶园面积63.5万亩,年产茶叶5.7万吨,斩获“中国十大最美茶乡”“三茶统筹先行县”等30余项国家级荣誉,2024年荣膺“中国茶叶百强县”“茶业践行新质生产力示范县”。
据浉河区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黄辉介绍,近年来,浉河区以产业化思维推动茶产业全链条打造和升级,依托信阳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从种植、加工到服务链条全面发力,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全域旅游为引领,坚持聚焦产业升级、品牌增值和生态赋能,构建“茶+文旅+交通”融合体系,激发文旅新动能,激活茶园多重效益,实现“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形成多业共生、多元融合的产业新格局。
筛分摊晾中的新茶 摄影 仝瑞勤
该区系统打造“慢摇鸡公山、茶饮南湾湖、听海星宿川、研学大别红营、邂逅浉河烟火”等特色IP,推出“八大山头九道湾”精品茶旅线路,37家茶庄园串珠成链,40个精品文旅点位星罗棋布,形成了全域茶旅融合新图景。文新茶村打造的“文小新”IP带动毛尖奶茶、毛尖冰激凌、茶啤酒等文创产品火爆出圈。每年采茶季,到浉河茶乡“登茶山、品毛尖、吃茶宴”已成为众多游客首选。
而在距文新茶村不到5公里的沿大别山高速公路南湾服务区内,错落有致的精品民宿群,依茶山傍碧湖,等待着客人的入住;曲水流觞入口景观,展示信阳茶文化的八大茶社,通过景观及栈道连接打造的净心茶园,都将丰富游客的户外体验。
南湾服务区内错落有致的民宿群 摄影 仝瑞勤
据南湾服务区负责人赵艳峰介绍,南湾服务区以茶为主线,着力打造“茶旅融合”体验区、“交旅融合”特色服务区,除设置有餐厅、便利店、公共卫生间、停车场、加油站等基础功能区域外,在建筑设计上融入“茶”元素,在产品上引入茶包、茶膏、茶粉、智能茶饮机等快饮茶品,联动特色服务区打造“快饮慢品”特色品牌,提升游客消费体验。
该服务区围绕信阳的“两茶一菜”、茶文化和楚文化,结合周边旅游资源,秉承“文旅、交旅融合”发展理念,实现物态化、活态化和业态化,构建让顾客“入区、入景、入境”的沉浸式消费场景,实现服务区可游、可购、可食、可住的多元功能。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