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山水盛景之间,信阳市“红”“绿”特质鲜明,茶香弥漫四方。近年来,信阳市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优势再造战略,把发展文旅产业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相结合,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中叫响“美好生活 青春信阳”文旅品牌。此次采访聚焦茶旅融合、生态旅游、古村落新活力、交旅融合等多个文旅文创主题,解码信阳茶旅、红旅、交旅融合新路径、新业态、新势能。
大别山商城革命历史展览馆 摄影 仝瑞勤
国际在线河南报道(记者 仝瑞勤):信阳市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区域,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出发地、新四军的根据地,还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走出了100多位共和国将军。
红色是革命的脉搏,红色是村庄的底色,红色是振兴的力量。近年来,信阳市深挖红色资源内涵,依托革命旧址、纪念馆、博物馆等资源,打造红色旅游景区、开设红色教育课堂、挖掘和留存“红色乡愁”,传承与弘扬“红色基因”,助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何氏祠 摄影 仝瑞勤
在位于罗山县铁铺镇何家冲村的何氏祠,随着讲解员的介绍,记者了解到,这座始建于明初的宗祠建筑群,不仅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前的决策中枢,更见证了“童子军”创造长征途中发展壮大的奇迹。
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和医院旧址、红军井、红军碾、烈士陵园……青山绿水中,拥有历史文化建筑、众多红色遗址的何家冲村,已发展成一个集红色教育、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古村落。具有豫南民居建筑风格的全国首座以长征精神为核心的何家冲学院,已成为重温长征精神的重要场所。
何家冲村内民宿小院 摄影 仝瑞勤
何家冲的迅速发展,吸引了曾经逃离大山的年轻人陆续回归,“85后”年轻人黎杰便是其中之一。在外打拼多年的黎杰2021年回乡发展,建起了集度假、旅游、学习、品茶于一体的茶旅融合主题民宿——“有稻山房”。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对村民闲置的古民宅提质改造,既保留了田野乡间的粗犷和质朴,又有现代的精致与匠心,充分彰显了豫南特色建筑风貌。
近年来,罗山县抓住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深挖红色内涵,建起何家冲学院、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广场、何家冲新时代讲习所等,“北上先锋”红色丰碑高高耸立,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专题陈列展馆引万人参观,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创新高地,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何家冲村油菜花盛开 摄影 仝瑞勤
同时,该县依托丰富的“红”“绿”资源惠及周边群众,开发了生态农业观光、乡村休闲度假等多元化旅游产品,有效带动了周边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就业,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里罗城村精心策划打造的山村画廊 摄影 仝瑞勤
而地处巍巍大别山腹地的商城县,也正以“红绿相融”的独特笔触,书写着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答卷。
在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村,记者见到了精心策划打造的山村画廊、红色画廊。“走百村·看脱贫——河南省脱贫攻坚影像回眸”摄影展的4000多幅照片,以及“大中原·红河南”大型纪实摄影展的218组3000幅照片,吸引着大批研学团队和游客游览打卡。
里罗城村景致 摄影 仝瑞勤
作为著名的红色村庄,里罗城村不仅有叠叠奇峰、密林清溪、层层梯田等自然景观,更有红军医院旧址、红军墓、红军洞群、童子团岗哨纪念亭等众多红色遗迹,其中朝阳洞旅游区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里罗城村党支部书记陈启鑫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依托“红”“绿”资源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目前村里已发展农家乐、民宿20多家,带动了农民致富增收,外出务工的青年人纷纷回乡创业,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将军县服务区 摄影 仝瑞勤
在豫南大地上,大别山高速如同一条红色纽带串联起沿线革命老区发展的新脉搏。其中,位于新县八里畈镇的将军县服务区成为这条旅游线路上耀眼的明珠。这座以“红色基因、零碳理念、古村共生”为特色的开放式服务区,不仅是大别山高速鸡公山至商城段的核心节点,更以薪火相传、首府丰碑、星星之火等红色元素,突显了信阳当地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
将军县服务区内景 摄影 仝瑞勤
文化引领,打造交旅融合服务区示范点。将军县服务区聚焦交旅融合新需求、新热点、新业态,依托红色文化,重点打造红色长征路、红色书吧、红色讲堂、红色展厅等特色元素,与相邻的丁李湾村落景区相辅相成,与周边丰富的红色文化、民俗特色、自然环境遥相呼应,致力于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新热点、全国红色旅游与现代交通融合的典型样板。
将军县服务区全景展示 摄影 仝瑞勤
新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不仅诞生了多支红军主力部队,还有众多珍贵的红色遗迹。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近年来,新县以“交旅融合”为突破口,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让“九镇十八湾、全域游新县”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谱写着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