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岐黄文化,传承中医国粹。3月31日下午,由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主办的第二届郑州岐黄·中医药发展大会在新密市举行,来自全国中医药领域的院士、国医大师、岐黄学者、专家教授,各中医药院校、中医院负责人以及中医药企业代表等共聚一堂,共话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开幕式上,郑州市政协主席杜新军致欢迎辞,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宗友致开幕辞,岐黄学者、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王耀献宣布大会开幕。据悉,本次大会举办地新密市岐黄文化底蕴厚重,境内有黄帝宫、轩辕丘、岐伯山、方沟村等岐黄文化遗迹60余处,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被命名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岐黄文化发祥圣地”。
聚焦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这个时代课题,如何使用AI、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技术赋能,为传统医学注入新的活力?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士林,岐黄学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原所长孙晓波分别以《基因组和AI支撑的中药科技创新》《AI、多组学技术与分子配伍创新药物研发策略与应用》为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医药文化也在以更加多元的方式走向创新,走向世界,为全球健康做贡献。国医大师王庆国,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国家杰青、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吕爱平结合临床经验,分别从中医经典的学习、针灸临床的国际化和中西医结合等角度,深入探讨中医药传承创新、中西医协同和国际合作的实践与思考,为中医药产业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记者 郭涛 通讯员 程艺涵)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